[发明专利]一种两自由度车辆减振座椅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523544.7 | 申请日: | 2012-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9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汪源;王峰;陈宁宇;姜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N2/54 | 分类号: | B60N2/5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0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度 车辆 座椅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的新型两自由减振座椅机构。具体地讲,是发明一种在座椅椅面和车辆底座之间的弹性支撑机构,使座椅可在前后、上下方向同时实现减振。该机构可广泛用于野外作业的农用车辆、工程车辆、军用车辆上的座椅悬架系统上,从而减轻驾驶员受到的振动伤害。。
背景技术
对于野外作业的农用车辆、工程车辆、军用车辆等交通工具,由于工作环境恶劣,致使驾驶员长时间承受低频高强度的振动,从而引发脊椎畸变、胃病等职业性疾病,严重地损害驾驶员的身心健康,降低工作效率。
目前,广泛应用的减振座椅悬架系统主要考虑竖直方向的振动控制,座椅减振元件主要有金属弹簧、空气弹簧等,金属弹簧是出现的最早的汽车座椅减振元件。随后为了改善金属弹簧的自适应性,出现了组合弹簧,将不同螺旋角或不同刚度的弹簧组合使用,使其刚度呈非线性,满足振动的动态特性,减小了发生共振的几率,使其减振性进一步优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已陆续在许多载货汽车和大客车的驾驶员座椅上采用了空气弹簧,显著地提高了座椅的舒适性。
然而,野外作业车辆所承受的振动大多是多维振动,传统的单向竖直方向减振方式已不能满足人类对乘坐舒适性越来越高的要求,急需寻求一种能实现多方向同时减振的座椅悬架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三自由度减振座椅悬架机构,该机构具有以下特点:
(1)本发明采用主负荷弹簧配合交叉杆组支撑机构,使减振座椅可实现竖直方向、前后方向同时减振,从而减轻多维振动对人体的伤害。
(2)本机构结构简单、紧凑,运动灵活,易于生产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能改善野外作业车辆座椅的空间振动;
(2)为车辆减振座椅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给予进一步地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椅面(1)和平台(16)间通过主负载弹簧(17)固联,平台(16)与底座(10)之间前后方向配置两条相同的支链。支链中,杆(14)一端通过转动副(15)与平台(16)相连,另一端通过转动副(13)与滑块(12)相连,滑块(12)与底座(10)之间用水平布置的减振弹簧(11)连接。椅面(1)和底座(10)之间通过两侧的交叉杆组支撑,交叉杆组由通过转动副(5)交叉相连的杆(6)和杆(8)组成,杆(6)、杆(8)一端分别通过转动副(4)、转动副(4′)与滑块(3)、滑块(3′)相连,另一端分别通过转动副(7)、转动副(7′)与滑块(8)、滑块(8′)相连。滑块(3)、滑块(3′)可沿着固连在椅面两侧的导轨(2)滑动,滑块(8)、滑块(8′)可沿着底座(10)与导轨(2)平行方向滑动。
附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附图3为本发明的虚拟样机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1,椅面1和平台16间通过主负载弹簧17固联,平台16与底座10之间前后方向配置两条相同的支链。支链中,杆14一端通过转动副15与平台16相连,另一端通过转动副13与滑块12相连,滑块12与底座10之间用水平布置的减振弹簧11连接。椅面1和底座10之间通过两侧的交叉杆组支撑,交叉杆组由通过转动副5交叉相连的杆6和杆8组成,杆6、杆8一端分别通过转动副4、转动副4′与滑块3、滑块3′相连,另一端分别通过转动副7、转动副7′与滑块8、滑块8′相连。滑块3、滑块3′可沿着固连在椅面两侧的导轨2滑动,滑块8、滑块8′可沿着底座10与导轨2平行方向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35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编织袋机的送料机构
- 下一篇:环保型防卡滞进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