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阴极板绝缘夹边条拆卸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23483.4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9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吴用;吴俊义;郑丰敏;舒胜春;李志青;杨攀;徐俊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门三友冶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顾王建 |
地址: | 317103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阴极 绝缘 夹边条 拆卸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法冶金中的机械工具,特别是一种阴极板侧边的绝缘夹边条拆卸工具。
背景技术
在湿法冶炼铜工艺中,阴极铜沉积在阴极板的前后两面,为防止阴极板前后两片阴极铜两边粘连,阴极板的两侧通常都包有绝缘夹边条,且绝缘夹边条与阴极板的配合要求很紧密。
阴极铜在剥片工艺中通常要经过多次绕曲分离阴极板与阴极铜,在此过程中,绝缘夹边条极易变形损坏,需要更换绝缘夹边条,绝缘夹边条与阴极板的配合很紧密,拆卸绝缘夹边条通常采用木榔头等工具敲打,费时费力,效率低,且操作不慎容易使阴极板产生凹坑变形等损坏阴极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阴极板绝缘夹边条拆卸方式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阴极板绝缘夹边条拆卸工具,该拆卸工具能方便快捷拆卸绝缘夹边条,省时省力,效率高,且不会损坏阴极板。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阴极板绝缘夹边条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和呈L形的夹头,所述夹头由一长边和一短边构成,所述手柄与所述夹头的长边固定连接,所述夹头的短边上制有用于贯穿绝缘夹边条的夹边条槽,所述夹边条槽的两槽壁在开口处向中间弯曲形成切口,所述切口的宽度大于阴极板的宽度并小于绝缘夹边条的宽度。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夹头长边上位于远离短边的一端制有圆角边,所述圆角边在所述夹头长边上背离手柄的一侧。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圆角边所在圆的半径至少为3mm。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夹边条槽制成圆孔结构。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手柄远离所述夹头的一端设有波纹结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阴极板绝缘夹边条的拆卸速度,省时省力,且不会损坏阴极板,安全可靠效率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夹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使用过程中拆卸绝缘夹边条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使用过程中拆卸绝缘夹边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阴极板绝缘夹边条拆卸工具,包括手柄1和呈L形的夹头2,所述夹头2由一长边6和一短边3构成,所述手柄1与所述夹头2的长边6固定连接。所述夹头2的短边3上制有夹边条槽4,使用时绝缘夹边条9穿过夹边条槽4并位于夹边条槽4中。所述夹边条槽4的两槽壁在开口处向中间弯曲形成切口5,所述切口5的宽度大于阴极板的宽度并小于绝缘夹边条9的宽度。
本拆卸工具的拆卸步骤如下:绝缘夹边条拆卸工具8从绝缘夹边条9的一端穿入,夹头2卡住绝缘夹边条9,状态如图5所示,夹头2长边6上位于远离短边3的一端靠在圆棒11上作为支撑端,此时向下扳动手柄1,夹头2以支撑端为支点向背离阴极板10方向旋转,将夹头2内的绝缘夹边条9及圆棒11拉离阴极板10,重复该操作完成绝缘夹边条9的拆卸。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头2长边6上位于远离短边3的一端制有圆角边7,所述圆角边7在所述夹头2长边6上背离手柄1的一侧。
支撑端制成圆角边7结构增大了夹头2与圆棒11的接触面,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滑动,操作更省力、方便。一般情况下,圆角边7所在圆的半径为3mm以上,此时效果更明显。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边条槽4制成圆孔结构。将夹边条槽4制成圆孔结构与制成其它形状相比,用料更省、牢度更强、而且更美观。一般情况下,圆孔结构所在圆的直径为20mm以上,本实施例中,其直径为25mm;而切口的宽度为2m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手柄1远离所述夹头2的一端设有波纹结构12。波纹结构12的作用是在使用过程中增大了手柄1与手之间的摩擦力。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门三友冶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三门三友冶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34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孔模具
- 下一篇:一种锰钨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