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锰改善带状组织的高强度热轧钢带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523096.0 | 申请日: | 2012-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3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 发明(设计)人: | 吕瑞国;赵征志;赵和明;唐小勇;邹锦忠;吴洪;杨红来;刘志芳;张延和;杨帆;惠亚军;余小琴;陈兴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14 | 分类号: | C22C38/14;C21D8/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8001***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带状 组织 强度 轧钢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降锰改善带状组织的高强度热轧钢带,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14%~0.17%,Si:0.15%~0.35%,Mn:0.40%~0.60%,P: ≤0.020%,S:≤0.010%,Ti:0.040%~0.060%,Alt:0.020%~0.04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一种降锰改善带状组织的高强度热轧钢带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造工艺如下:
1) 冶炼和连铸:按本发明设定成分常规冶炼钢水并浇注成连铸坯,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14%~0.17%,Si:0.15%~0.35%,Mn:0.40%~0.60%,P: ≤0.020%,S:≤0.010%,Ti:0.040%~0.060%,Alt:0.020%~0.04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 轧制工艺:按照上述成分冶炼和连铸的铸坯,冷却至室温,将铸坯重新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加热温度控制在1240~1280℃,保温时间≥180min;采用两阶段控制轧制,再结晶区轧制的开轧温度控制在1160~1190℃,再结晶区的终轧温度≥1020℃,再结晶区轧制每道次压下率控制在25%~40%,中间坯在辊道上待温,未再结晶区轧制的开轧温度控制在930~950℃,未再结晶区累计压下率控制在65%~70%,终轧温度控制为830~870℃;
3) 轧后冷却:钢带热轧后进入层流冷却区进行冷却,以15~30℃/s的冷却速度冷却到560~640℃进行卷取,冷却至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309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