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22245.1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6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倪成胜;章冬华;王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普(上海)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翰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70 | 代理人: | 谷惠敏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线 传感器 网络 组建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包括壳体(1)以及被壳体(1)包围的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结构包括第一电路板(2)、第二电路板(3)、第一以太网接口(4)、第二以太网接口(5)以及数据交换线(6);
所述第一电路板(2)与所述第二电路板(3)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电路板(2)与所述第二电路板(3)之间夹持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4)以及第二以太网接口(5),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4)以及第二以太网接口(5)分别耦接所述第一电路板(2)和/或所述第二电路板(3),所述第一电路板(2)与所述第二电路板(3)之间通过所述数据交换线(6)耦接;
所述壳体(1)的内壁设有若干嵌槽(12),所述第一电路板(2)与所述第二电路板(3)的边缘分别卡嵌在所述嵌槽(12)内,且所述壳体(1)上设有两个插孔(11),所述插孔(11)的位置分别对应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4)以及第二以太网接口(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与所述第二电路板(3)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以太网接口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4)以及第二以太网接口(5)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2)与所述第二电路板(3)之间相对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槽(12)的宽度与所述第一电路板(2)或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厚度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与所述第二电路板(3)上设有以下传感元件中的一种或几种:
温度传感元件;
电流传感元件;
电压传感元件;
热敏传感元件;
光敏传感元件;
气敏传感元件;
力敏传感元件;
磁敏传感元件;
湿敏传感元件;
声敏传感元件;
放射线敏感传感元件;
色敏传感元件;以及
味敏传感元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接口是标准以太网接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若干散热孔和安装用的若干定位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尺寸小于30mm*35mm*55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接口(4)是标准RJ45接口。
10.一种单线串接的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以太网连接线串联的若干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每个传感器的两个以太网接口分别通过以太网连接线连接相邻的其他传感器。
11.一种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若干传感器组成的单线串接的传感器装置、后台服务器以及带有定位系统的识别装置;
每个所述传感器中均包含一个唯一的设备编码;
所述传感器装置通过以太网连接线串联至后台服务器,
所述后台服务器分别读取每个传感器中的唯一的设备编码和采集的数据信息,并通过以太网连接线传输到所述后台服务器;
所述带有定位系统的识别装置分别识别每个传感器的设备编码,并将识别时刻的定位信息传输到所述后台服务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装置为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单线串接的传感器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装置包括八个单线串接的传感器。
14.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定位系统的识别装置中设有GPS定位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普(上海)软件有限公司,未经纳普(上海)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22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