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机箱及其硬盘背板固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21924.7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3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傅立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机箱 及其 硬盘 背板 固定 装置 | ||
1.一种硬盘背板固定装置,用于将一硬盘背板固定于一电子设备的箱体内,箱体包括一底壁,硬盘背板包括一电路板,电路板的两侧开设若干卡口,电路板的中部开设一通孔,所述硬盘背板固定装置包括一硬盘架及一扣件,所述硬盘架包括一固定于箱体的底壁的底板及自底板的两侧分别延伸形成的一侧板及一折边,底板开设一开槽,侧板及折边分别间隔地凸设若干卡持片,扣件的一端枢接于箱体的底壁,扣件于邻近该枢接处凸设一凸柱,凸柱穿过底板的开槽后卡入电路板的通孔,硬盘架的卡持片正对地穿过电路板两侧的卡口,使电路板置于硬盘架的底板的上方,枢转扣件,扣件的凸柱带动电路板沿硬盘架的底板滑动,使电路板的卡口与硬盘架的卡持片相互错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背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硬盘架的侧板及折边的下方于邻近每一卡持片处凸设一支撑片,电路板被卡持于支撑片与卡持片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背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硬盘架的折边邻近底板的开槽处设置一扣部,扣件的另一端设置一钩扣于扣部的扣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背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硬盘架的底板向下凸设若干固定于底壁的凸桥,使硬盘架的底板与底壁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并使扣件位于硬盘架的底板与底壁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背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扣件包括一概呈V形的主体部,主体部的一端开设一枢接孔,一凸轴穿过枢接孔枢接于底壁,凸柱凸设于主体部的邻近枢接孔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盘背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部的另一端延伸形成一连接部,连接部的远离枢接孔的一侧形成一连接板,连接板的一端形成一操作部,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一扣钩,硬盘架的折边邻近底板的开槽处设置一扣部,扣件的扣钩钩扣于硬盘架的扣部。
7.一种电子设备机箱,包括一箱体、一硬盘背板、一硬盘架及一扣件,箱体包括一底壁,硬盘背板包括一电路板,电路板的两侧开设若干卡口,电路板的中部开设一通孔,所述硬盘架包括一固定于箱体的底壁的底板及自底板的两侧分别延伸形成的一侧板及一折边,底板开设一开槽,侧板及折边分别间隔地凸设若干卡持片,扣件的一端枢接于箱体的底壁,扣件于邻近该枢接处凸设一凸柱,凸柱穿过底板的开槽后卡入电路板的通孔,硬盘架的卡持片正对地穿过电路板两侧的卡口,使电路板置于硬盘架的底板的上方,枢转扣件,扣件的凸柱带动电路板沿硬盘架的底板滑动,使电路板的卡口与硬盘架的卡持片相互错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机箱,其特征在于:箱体还包括自底壁的两侧垂直延伸形成的两侧板及自底壁上垂直延伸形成的位于两侧壁之间的若干隔板,底壁、两侧壁及若干隔板围成若干硬盘收容空间用于收容硬盘,硬盘背板包括若干设于电路板上的连接器,硬盘架的侧板开设若干开口以使连接器穿过并伸入对应的硬盘收容空间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机箱,其特征在于:硬盘架的侧板顶部向背离折边的方向弯折形成一固定板,固定板设有若干分别固定于隔板的拱起部。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机箱,其特征在于:硬盘架的侧板及折边的下方于邻近每一卡持片处凸设一支撑片,电路板被卡持于支撑片与卡持片之间。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机箱,其特征在于:硬盘架的折边邻近底板的开槽处设置一扣部,扣件的另一端设置一钩扣于扣部的扣钩。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机箱,其特征在于:硬盘架的底板向下凸设若干固定于底壁的凸桥,使硬盘架的底板与底壁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并使扣件位于硬盘架的底板与底壁之间。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机箱,其特征在于:扣件包括一概呈V形的主体部,主体部的一端开设一枢接孔,一凸轴穿过枢接孔枢接于底壁,凸柱凸设于主体部的邻近枢接孔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机箱,其特征在于:主体部的另一端延伸形成一连接部,连接部的远离枢接孔的一侧形成一连接板,连接板的一端形成一操作部,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一扣钩,硬盘架的折边邻近底板的开槽处设置一扣部,扣件的扣钩钩扣于硬盘架的扣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192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端到端间业务性能的传递方法、系统及终端
- 下一篇:电子装置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