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蓝根的栽培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21754.2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9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黄任含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任含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李韵 |
地址: | 53003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蓝根 栽培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栽培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板蓝根的栽培技术,属于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板蓝根(常用别名: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是一种中药材。中国各地均产。板蓝根分为北板蓝根和南板蓝根,北板蓝根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tinctoria L.)和草大青(I.indigotica Fort.)的根;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的根茎及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咽之功效。
板蓝根是一种用量极大且长期销售不衰的药材,纵观板蓝根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其销量在飞速增长。20世纪60年代之前板蓝根年销量在50万kg;70年代板蓝根许多疗效已经确定,年销售量突破300万kg;到80年代中期,购销量达800万kg;90年代初年产量达2000万kg,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90年代中期产量在950万kg左右,需求量在800万kg左右,供大于求的局面没有得到缓减;2000年以后,板蓝根的种植面积由中原地带向西部、西北部及东北扩种,致使2002年产量突破3000万kg,板蓝根价格达到历史的冰点。2003年“非典”拉动了需求,但是“非典”在消耗库存的同时也刺激了药农的种植积极性,使得“非典”过后板蓝根供大于求成为定局。
在历史上,其价格常常会因为流行病而导致需求突然迅速上涨。在1989年上海及其周边省区乙肝流行,迅速拉动对板蓝根药材的需求,板蓝根价格由1.5-2元/kg飚升至10~12元/kg,极大地刺激了生产。1992年全国出现余量,市价下滑至3元/kg左右,1993年跌入低谷2元/kg。进入1996年,由于库存清空,价格又出现反弹,1998年升至6~7元/kg,随后4年价格逐步下降,2002年降至最低点为1.5—2元/k。2003年由于“非典”流行,板蓝根作为各种预防和治疗“非典”验方中皆有的一味药,骤然热销,市价大幅攀升,4月份曾创下了100元/kg的高价,而年销售量初步估计也在1000万kg左右。“非典”过后板蓝根价格迅速下降,2003年6~12月价格基本维持在5~12元/kg。在2004年板蓝根产新期间,药商开始囤积大货,补充库存,并等待第二次提高价格。大量收购使板蓝根价格稍有上涨。但是随着板蓝根大量上市,且“非典”得到控制,没有复发,使板蓝根顿时失色,也使板蓝根囤积者二次发财之梦彻底破灭,开始大量放货,使板蓝根价格迅速回落到4元/kg左右。2005年板蓝根价格仍稳定在4元/kg左右。预计板蓝根的市场价格将会呈现稳中略降的趋势,切记不要被“非典”时期的高价位所迷惑,一哄而上地盲目种植,应因时、因地、因市场需求适当发展生产。目前在安徽、陕西、江苏等省正在积极建立板蓝根GAP基地,而且安徽省太和县建立的板蓝根GAP基地已通过国家药监局第一批GAP’基地认证,基地的建立将会使板蓝根市场价格更平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简单又方便的一种板蓝根的栽培技术,各类人群均可以学习使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板蓝根的栽培技术,该板蓝根的栽培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施肥:选择土层深厚,疏松的土地,将土地深翻30~50cm,然后做成0.8~1.2m宽的平畦,待土地平畦后,对其进行施肥,每亩平畦地施圈肥350~450公斤、二铵肥20~25公斤、生物钾肥3~6公斤,将其均匀撒在平畦地上,以待播种。
(2)播种:春播在4月上旬,夏播5月下旬,在播种前种子要用35~45℃温水浸泡3~5小时,待种子粒浸水饱和率达80~90%时捞起并晾干,再将晾干后的种子用草灰播拌均匀,然后在已整好的畦地上按每行距15~25cm,开一条1.0~1.8cm深的沟,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然后复土1~2cm,稍加镇压,每亩平畦地灌水5~8吨,灌水6~10天可出苗;
(3)留种与采种:待幼苗长度为6~10cm时,即可移栽,在刨根时,注意选择无病、虫害,粗大健壮且不分叉的根条留种,按行距50×40cm移栽到肥沃的留种地里培植,移栽后及时浇水,每亩培植地浇水量在3~4吨,连续浇水5~8天即可;
(4)幼苗管理与采收:待3~5个月幼苗返青时及时浇水,浇水量为每亩苗地4~5吨,并及时进行松土除草,并施氮肥,每亩苗地施氮肥100~200公斤和磷钾肥100~150公斤,待幼苗顺序成熟后,进行采收晒干脱粒,并放置迎风干燥处贮存即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任含,未经黄任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17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