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脑内置管定位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21699.7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3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兵;王晓峰;苏宝艳;唐宗椿;李加龙;张有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席树文 |
地址: | 72100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内置 定位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属于脑外科脑内置管手术时的定位仪器,在脑内置管手术时方便、实用、精准。 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脑内置管术是脑外科常用的手术方式,常用于脑出血,脑室出血,脑脓肿等疾病。此类病人一般为急诊病人,病情为重,临床一般情况下根据术前CT片及患者的体表标志,进行粗略定位,徒手穿刺,置管路径、置管的方向及深度不能精确控制;尤其是头皮穿刺点与脑内置管位置不在同一CT扫描层面时(比如侧脑室穿刺),置管需要与颅骨形成一定角度时,往往置管位置欠佳,有时需根据临床经验,多次调整穿刺置管,这样往往造成了不必要的脑组织损伤。给患者预后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为了解决快速、精准、方便的穿刺置管手术,我们研制了此定位器。
目前,临床上脑外科置管手术的定位方法:①侧脑室置管:一般冠状缝前2cm中线旁开2.5cm处钻孔,置管时方向为同侧内眦与双侧外耳道的连线的交点,置管深度5-8cm,不同人群根据经验给予调整;②脑出血血肿腔穿刺术:一般在CT扫描同一层面穿刺时,根据CT扫描可以确定头皮穿刺点及置管深度,但有时由于钻孔移位可能导致穿刺不准;有时为了避开颅内重要功能区,头皮穿刺点与颅内置管位置不在同一CT扫描平面时,或者置管需要一定角度时,穿刺置管往往是在测量加经验下进行,穿刺置管精准性没有保障,效果欠佳;③脑立体定位穿刺:此手术需术前先戴头架,然后在CT室定位扫描后再穿刺置管,虽然手术定位准确,但手术过程繁琐,时间较长,不适宜于病情危急,意识不清,烦躁的患者。但临床上大部分置管患者为脑出血患者,病情危重,意识不清,躁动,不宜立体定向穿刺,而需要方便、快捷、准确的定位器,此定位器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为脑出血等急诊患者置管手术提供了保障。可以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
发明内容
(1)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是设计一种便携式脑内置管定位器,解决脑出血等需急诊脑内置管手术时,方便、精准的穿刺置管,提高手术成功率。
(2)技术方案:便携式脑内置管定位器,其具有呈半圆形定位圈,在定位圈两端装有活动定位尺,活动定位尺内端头连接有定位夹;同时在定位圈上还装有活动定位套。活动定位尺套在定位圈内且用定位螺钉固定位置。定位夹沿定位圈轴向折起,且折起高度与活动定位套高度相当。活动定位套装在定位圈上,且活动定位套上制有两个平行的穿刺孔。
本定位器根据球面各个点指向球心的距离相等的原理,通过CT找到置管需要到达的层面,将脑内拟置管位置调整到定位器的球心,穿刺方向可前后、左右变化角度,置管深度为球体半径,从而可精确到达穿刺点位置。定位器由半圆弧弓,两侧带刻度的可调定位杆及弧弓上的滑块(带不同尺寸的穿刺套管)组成,定位杆连线过半圆直径,穿刺套管与定位杆在同一半圆平面并方向指向圆心,此平面与弧弓半圆平面平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便携式脑内置管定位器,其具有呈半圆形定位圈1,在定位圈1两端装有活动定位尺2,活动定位尺2内端头连接有定位夹4;同时在定位圈1上还装有活动定位套3。活动定位尺2套在定位圈1内且用定位螺钉5固定位置。定位夹4沿定位圈轴向折起,且折起高度与活动定位套3高度相当。活动定位套3套装在定位圈1上,且活动定位套3上制有两个平行的穿刺孔。
本发明手术中使用方法:如图3所示, 根据CT找出穿刺管拟到位置b点,在头皮上测量标记出 a、c 两点,根据颅骨上的钻孔穿刺位置。手术CT层面a、c 两点可以调整,只要通过b点即可。在手术钻孔成功后,置管时将定位器定位杆置于a、c两点,调整定位杆长度,使b点位于定位器球心(即a侧定位杆长度+ab长度=c侧定位杆长度+bc长度),在穿刺时以ac点为轴可以上下转动方向,弧弓上的滑块可以左右转动方向,引流管使顺利通过头皮钻孔处,置管深度为弧弓半径。穿刺成功即取下定位器,继续后续手术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16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石灰消化器
- 下一篇:固定条形镜面太阳能线聚光组合海水淡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