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滚动气囊托运大型重物时的转向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21330.6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2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汤徳强;杨波;李晖;常春章;高志鹏;赵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局集团济南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9/00 | 分类号: | B66F19/00;B66D1/6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滚动 气囊 托运 大型 重物 转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滚动气囊托运大型重物时的转向方法,主要用于气囊充气托起大型重物拖拉入水过程中的转向。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及交通需求的快速增长,海湾、海峡、跨越江河大桥建设也越来越多,各种桥型的跨度相继打破世界纪录,标志着我国的桥梁建设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桥梁水中墩、梁的施工,频繁的需要将大型构件拖拉入水,气囊法入水是常见的双壁钢围堰入水方法,经济且操作简单,但有时受地形影响无法修建足够长的直线滑道,如何使气囊滚动转向运输钢围堰下水成为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滚动气囊托运重物转向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滚动气囊托运大型重物时的转向方法,重物下部设多个滚动气囊,其特殊之处是,在重物的后端设置左右两条缆绳,所述的两条缆绳分别通过滑轮组与卷扬机连接,在下滑坡道的两侧分别设置前后两排地锚,转向步骤是:将所述的两条缆绳分别与设在下滑坡道两侧的后排地锚连接,并使缆绳与重物纵轴线呈30°角,使中前部滚动气囊轴线与重物横轴线呈0~20°角斜向布置,尾部的5根滚动气囊与重物横轴线呈-5°角布置,在下滑过程中利用卷扬机控制所述两条缆绳协助转向,靠近转向内侧的缆绳的拉力大于外侧缆绳的拉力,使转向内侧的下滑速度小于外侧的下滑速度,重物在随滚动气囊下滑中完成转向,然后将所述的两条缆绳移至设在下滑坡道两侧的前排地锚用于控制重物下滑。
本发明通过对滚动气囊进行特殊的方向设置和在下滑过程中通过后拉缆绳的控制实现了重物在下滑过程中的转向。
为了确保气囊始终处于滚动状态,不增加牵拉力,本发明将下滑坡道进行缓慢变坡,所述的下滑坡道分为三段,其中第一段坡道的坡度为1%,第二段坡道的坡度为3%,第三段坡道的坡度为6%。
为保证气囊在工作状态时受力均匀,以及在拖拉过程中能正常滚动,本发明在托运重物的下部设置有托板。
本发明通过对滚动气囊进行特殊的方向设置并通过在下滑过程中对后拉缆绳的进行控制实现了重物在下滑过程中的转向。本发明解决了拖拉大型重物入水受地形影响直线滑道不长度不够而不能使用气囊法的技术难题,大大提高了复杂地形下大型重物拖拉入水的工作效率并大大地节省人力、物力,提高了工程的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是滑轮组Ⅰ,2是后排地锚Ⅰ,3是卷扬机Ⅰ,4是缆绳Ⅰ,5是重物,6是前排地锚Ⅰ,7是下滑坡道,8是滑轮组Ⅱ,9是后排地锚Ⅱ,10是卷扬机Ⅱ,11是缆绳Ⅱ,12是前排地锚Ⅱ,13是牵引缆,14是滚动气囊,15是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图2所示,一种利用滚动气囊托运大型重物时的转向方法,采用卷扬机通过牵引缆拖拉重物,使重物在由多个滚动气囊14组成的滑道上缓慢前行,移动过程中不断将重物后方的滚动气囊挪至前方,实现大型重物的移动,其中,滚动气囊14在下滑坡道7上滚动,下滑坡道7具有坡度。为控制大型重物的下滑速度和转向,本发明在重物5的后端分别设置左右两条缆绳,即缆绳Ⅰ4和缆绳Ⅱ11,缆绳Ⅰ通过滑轮组Ⅰ1与卷扬机Ⅰ3连接,缆绳Ⅱ通过滑轮组Ⅱ8与卷扬机Ⅱ10连接,在下滑坡道7的两侧分别设置前后两排地锚,分别为后排地锚Ⅰ6、后排地锚Ⅱ9和前排地锚Ⅰ6、前排地锚Ⅱ12。在拖拉移动过程中边前进边 转向,转向步骤是:将缆绳Ⅰ4和缆绳Ⅱ11分别与设在下滑坡道7两侧的后排地锚Ⅰ6和后排地锚Ⅱ9连接,并使缆绳与重物5纵轴线呈30°角,使中前部滚动气囊14轴线与重物5横轴线呈0~20°角斜向布置,尾部的5根滚动气囊14与重物5横轴线呈-5°角布置,在移动过程中利用卷扬机控制两条缆绳协助转向,控制靠近转向内侧的缆绳Ⅰ的拉力大于外侧缆绳Ⅱ的拉力,使转向内侧的下滑速度小于外侧的下滑速度,重物在随滚动气囊14下滑中完成转向。在重物随滚动气囊转向后将两条缆绳分别移至前排地锚Ⅰ6、前排地锚Ⅱ12处用于防溜,并控制重物下滑。
为了确保滚动气囊始终处于滚动状态,不增加牵拉力,本实施例将下滑坡道7进行缓慢变坡,下滑坡道分为三段,其中第一段为装载场地,其坡度为1%,第二段坡道的坡度为3%,第三段坡道的坡度为6%。其中,前两个坡道是转向坡道,第三个坡道为入水坡道,重物行至第二个坡段内即可完成转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局集团济南铁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局集团济南铁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13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增强锁舌结构的防盗锁体
- 下一篇:免清洗松香助焊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