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CTI值、高GWIT值阻燃玻纤增强ABS材料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521107.1 | 申请日: | 2012-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3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鹏;苏吉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日之升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L25/04;C08K13/06;C08K3/22;C08K7/14;C08K3/32;C08K3/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陈少凌 |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ti gwit 阻燃 增强 abs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BS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高CTI值、高GWIT值阻燃玻纤增强ABS材料。
背景技术
ABS树脂特点:该树脂综合性能较好。冲击强度较高,化学稳定性,电性能良好;与有机玻璃的熔接性良好,制成双色塑件,且可表面镀铬,喷漆处理;有高抗冲、高耐热、阻燃、增强、透明等级别;流动性比HIPS差一点,比PMMA、PC等好,柔韧性好.21世纪电子电气通讯家电家电机电设备向高性能微型化发展,对阻燃ABS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人类对环保的认识,绿色环保产品受到普遍关注。因此,阻燃ABS材料发展方向是:高性能功能化阻燃ABS材料成为主流;绿色环保型阻燃ABS材料的品种与需求越来越多;阻燃ABS材料的生产向多品种系列化方向发展;阻燃剂的使用多元化,复合型发展。一些传统的方式为(GF+十溴二苯乙烷+三氧化二锑)复配体系,(GF+溴化聚苯乙烯+三氧化二锑)复配体系,但是这些复配体系的CTI值和GWIT值都不高,不适用于高要求的用电环境。该材料适用于低压电子电容器外壳,负载断路开关,碳刷支架,塑壳断路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高CTI值、高GWIT值阻燃玻纤增强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ABS材料具有灼热丝温度(GWIT)较高、漏电起痕指数较高(CTI)、环保、综合性能均衡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低压电子电容器外壳,负载断路开关,碳刷支架,塑壳断路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高CTI值、高GWIT值阻燃玻纤增强ABS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各组分:
ABS 45~68%,
复配型阻燃剂 6~20%,
三氧化二锑 3~15%,
玻璃纤维 20~30%,
增韧剂 2~10%,
抗氧剂 0.1~1%,
金属氧化物 0.1~1%。
优选地,所述ABS为市售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优选地,所述的复配型阻燃剂由质量比为2:1:1的BPS、次磷酸镁和滑石粉复配而成。
优选地,所述玻璃纤维为表面经硅烷偶联剂处理的无碱玻璃纤维。
优选地,所述增韧剂为市售马180粉。
优选地,所述抗氧剂为高分子量受阻酚类抗氧剂。
优选地,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为抗氧剂1330。
优选地,所述的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铁。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涉及前述的高CTI值、高GWIT值阻燃玻纤增强ABS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按所述重量百分比含量称取所述各组分;
B、放入高混机中混合2~5分钟,出料,放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加工温度为200~230℃,螺杆转数为30~40Hz。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新型阻燃复配体系,和传统的阻燃体系相比,在阻燃剂百分含量相同的情况下,新型复配体系能使材料的灼热丝提高50~100℃,能够通过850℃灼热丝;同时,玻璃纤维的加入也使材料的灼热丝明显的提高,加入增韧剂是用于改善材料的冲击性能,高分子量受阻酚类抗氧剂可提高材料在加工过程的抗氧化性能和使用过程中的抗老化性能,采用氧化铁作为提高CTI助剂,提高材料加工流动性,降低摩擦系数,提高滑爽性,在特定的加工条件下采用分散性较好,停留时间短,剪切稍弱的组合,防止阻燃剂分解,从而保证了材料的质量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日之升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日之升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11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