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双停位功能的减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0994.0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6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田拴成;王维洲;杨涛;杨海斌;殷增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庆安电气控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116 | 分类号: | H02K7/11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陈广民 |
地址: | 710077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双停位 功能 减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雨刮器电动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停位功能即复位与中停位功能的减速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见的雨刮器电动机构减速装置只具有复位功能,而要实现中停位功能时,则需要额外安装传感器。
在很多实际场合,需要雨刮器电动机构减速装置同时具有复位及中停位功能,而常见的减速装置只能通过额外安装传感器来实现中停功能,且安装时还需要调整传感器位置,以满足中停的功能要求,既浪费资源也耗费人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双停位功能的减速装置,以实现传统电动机构减速装置不具有的中停位功能,且该方案不需要额外安装传感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具有双停位功能的减速装置,包括滑环、四路电气线及转换开关,所述四路电气线的一端均以触头形式与滑环的正面相接,其中,第一电气线、第二电气线、第三电气线以及第四电气线的触头沿滑环上的半径线由内向外依次设置,且这四个触头保持相对固定,所述滑环的背面与减速机构输出端蜗轮相对固定,蜗轮能够带动滑环转动使四个触头在滑环的正面形成四个同心圆轨迹;
第一电气线、第二电气线、第三电气线、第四电气线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动机负线、电动机低速线或高速线、电源正极、电源正极并行相连;
对应于第一电气线的触头所在圆轨迹,滑环上具有能够与触头相接的唯一凸部,对应于该圆轨迹的滑环上其余位置为空;
对应于第二电气线的触头所在圆轨迹,滑环完整;
对应于第三电气线的触头所在圆轨迹,在所述唯一凸部的同一半径线上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唯一凸部宽度相应的缺口;
对应于第四电气线的触头所在圆轨迹,根据设定的中停位置,在与所述同一半径线呈相应夹角的另一半径线上设置有另一个缺口;
所述第二电气线始终与电动机低速线或高速线相连接;电动机绕组负极始终与电源负极接通;
在电动机正常运行时,通过转换开关接通电源正极、电动机低速线或高速线经电动机绕组至电源负极的基本回路;
在转换开关转至复位档时,转换开关断开以上所述基本回路的连接,并分别接通第一电气线和电动机负线、第三电气线和电源正极;
在转换开关转至中停档时,转换开关断开以上所述基本回路的连接,并接通第四电气线和电源正极。
基于上述基本技术方案,本发明还进行了以下优化改进:
上述滑环通过其背面设置的三个卡爪与蜗轮固定连接,四个触头通过绝缘塑料基座安装在减速装置盖板上,分别通过绝缘簧片使触头与滑环保持接触。
上述四个触头的倾斜方向与滑环的旋转方向一致。
设定的中停位置与复位位置垂直,对应于第四电气线的触头所在圆轨迹在与所述同一半径线垂直的另一半径线上设置有另一个缺口。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既节省资金又不耗费人力,且充分利用电动机的动能,进行小容量电机的能耗制动,使电机停位准确;
2.通过减速装置蜗轮转动过程中滑环与接触片的接触与否来控制电源与电动机的通断及制动,以实现复位和中停位功能,原理简单;
3.这种结构紧凑,可靠性好,产品和加工工艺均可形成标准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各部件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接触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滑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般位置示意图;
图5、6分别为本发明复位、中停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蜗轮;2-滑环;3-减速装置盖板;4-减速装置输出轴;5-接触片;6-电动机;7-电动机输出轴(蜗杆);
A:对应于第一电气线的触头所在圆轨迹;
B:对应于第二电气线的触头所在圆轨迹;
C:对应于第三电气线的触头所在圆轨迹;
D:对应于第四电气线的触头所在圆轨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装置主要通过滑环和接触片(图2)实现双停位功能,其中滑环通过背面的三个卡爪固定在蜗轮上,四个触头通过绝缘塑料基座固定在减速器盖子上,通过接触片(四个彼此绝缘的绝缘簧片)的弹性形变使触头与滑环保持接触,每个触头在滑环上的位置及其运动轨迹如图4所示。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装置进行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庆安电气控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庆安电气控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09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速度成比例的主动减振系统
- 下一篇:零件供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