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醇汽油润滑性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0463.1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8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生全;马志义;李阳阳;张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30 | 分类号: | G01N33/3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史玫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醇 汽油 润滑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甲醇汽油润滑性测定方法,具体是一种利用四球机法测定甲醇汽油润滑性的方法。
技术背景
车用燃油不但要有良好的燃烧性能,还应有一定的润滑性,防止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发动机油泵、燃油控制系统和喷嘴的磨损及失效。汽油作为“天然”的车用燃油其主要由C4~C12烃组成,且碳原子数越多,其油性和润滑性越好。总的来说,汽油的润滑性较为缓和,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过对“汽油磨损迹象”的关注,但因汽油导致的大规模油泵失效现象曾未出现。
随着汽油资源的缩减,车用替代燃料逐渐成为汽车燃油市场不可或缺的产品。同样,车用替代燃料不但要有良好的燃烧性能,还应有一定的润滑性。甲醇汽油作为主要车用替代燃料之一,自其投入市场以来,其自身的润滑特性一直随附于汽油的润滑性,业内并未关注汽油中加入甲醇后所形成的“新车用燃油”的润滑性对汽车发动机工作性能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甲醇汽油润滑性的测定方法,以对研究甲醇汽油的润滑性提供一有效手段。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甲醇汽油润滑性的测定方法是采用四球机法对甲醇汽油的润滑性进行检测,利用甲醇汽油对试验钢球的磨痕直径对甲醇汽油的润滑性能进行评价。
上述采用四球机法对甲醇汽油润滑性进行检测时的试验条件为:试验油温度:20℃、主轴转速:600r/min、负荷:7~12N、时间:1~4.5min。
优选的,采用四球机法对甲醇汽油润滑性进行检测时的试验条件为:试验 油温度:20℃、主轴转速:600r/min、负荷:10N、时间:4min。
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关于甲醇汽油润滑性检测的相关研究和方法。本发明对于研究甲醇汽油润滑性的测定方法是一个全新的技术,是首次提出对甲醇汽油的润滑性进行检测。
本发明首先提出采用四球机法测定甲醇汽油润滑性,接着优化了相关的试验条件,利用甲醇汽油对试验钢球的磨痕直径大小来评价甲醇汽油的润滑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采用四球机测定甲醇汽油润滑性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的特点,检测结果的重复性与区分性优良,能有效地区分不同比例的甲醇汽油以及添加剂的润滑性能,试验相关性高。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表3所示结果中磨斑直径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图2为表4所示结果中磨斑直径随负荷的变化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长期使用甲醇汽油的汽车电动燃油泵经常会出现噪声变大、发热、油压降低、无法建立油压等或轻或重的异常现象。
燃油泵磨损机理复杂,加之燃油泵品种、类型繁多,或同一燃油泵中不同的运动部件,由于负荷、速度以及接触方式的不同,磨损机理又呈现不同的变化。发明人在实验室试验和实车实验的基础上,分析并总结出导致上述异常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换向器断面磨损,导致电路出现异常、电阻增大、电动燃油泵功率减小,对外表现为燃油泵发热、油压降低;
(2)进出油板的金属支撑端磨损,导致转子运行不稳,转子与泵壳摩擦,对外表现为燃油泵噪声变大、泵体发热和油压下降;
(3)叶轮间隙破换,导致无法建立油压;
燃料润滑性的研究历史上出现过两次大规模的事故,即在欧美国家中发生的喷气燃料与柴油两次大规模的油泵严重磨损和失效事故。对于汽油,由于润滑条件比较缓和,精制深度不够,虽然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过汽油磨损的迹象,但大规模的油泵失效尚未出现。近年来,由于新的排放法规对汽油的组分和制作工艺进行严格的限制,大大降低了汽油中的有效润滑成分,从而影响了汽油的润滑性,造成燃油泵零部件之间的磨损加剧。甲醇汽油由于一定比例的甲醇的加入,润滑性较汽油相比更为缓和,所以,对燃油泵的磨损也更为明显。而随着甲醇汽油的推广使用,尤其是高比例的甲醇汽油,这种影响更加的突出。基于上述原因,发明人总结出甲醇汽油的润滑性是导致汽车电动燃油泵异常工作的最源头因素,基于此,发明人对甲醇汽油的润滑性进行了相关研究。
现有的关于油类磨损性能的测定方法有四球机法、法莱克斯试验机法、高频往复试验机法和球环实验法。其中,四球机法操作简便、成本低且测试结果可靠,是试验室最为常用的润滑性评定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04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棉桃脱壳机的散棉器
- 下一篇:一种炭毡单/双面涂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