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锦纶半光POY多孔丝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0194.9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9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明;许永标;翟春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锦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13/00 | 分类号: | D01D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周豪靖 |
地址: | 31122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锦纶 poy 多孔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锦纶半光POY多孔丝,尤其涉及一一种锦纶半光POY多孔丝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按现有技术中做出来的产品存在断头、飘丝多,合格品率低,后道客户使用加弹断头多、毛丝多,无法接尾丝、染色合格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结构简单,提供一种能使合格品率高,客户加弹顺畅,接尾丝且无色差,合格率高,加弹丝做成的袜子或织成布染色纹路清晰,均匀性好,手感好的生产工艺的锦纶消光FDY细旦多孔丝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锦纶半光POY多孔丝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
(1)、投料:
将原料预先储存在料仓,并用纯度为99.99%的氮气充满料仓,原料在料仓的停留时间小于24小时,然后进行投料;
防止空气、水分进入,氧化原料。原料在料仓的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超过24小时含水增加,易氧化,纺丝时容易飘丝、断头。多孔丝生产过程中如果原料含水偏高极易产生飘丝、断头情况,普通氮气的含水量为1000PPM,但生产多孔丝需要的氮气含水量在400PPM以下。
(2)、熔融:
投料后原料通过螺杆挤压机由固体变成熔体,在压力下再均匀分配到各个熔体管道,螺杆挤压机出口处的压力大于100kg,各熔体分管道压力保持均匀同时要保证到每个纺丝计量泵前压力完全一致,熔体管道中的压力大于55kg;螺杆挤压机设有六个加热区,第一加热区的温度为250℃,第二加热区的温度为258℃,第三加热区的温度为263℃,第四加热区的温度为265℃,第五加热区的温度为265℃,第六加热区的温度为265℃,加热方式为热套电加热,熔体压力采用PID自动调节,形成熔体;在整个纺丝生产过程中螺杆各区温度保持恒定;
熔融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生产的效率,而且和物性指标强度、伸长、条干等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后道客户的使用效率和布面质量。熔体压力控制采用PID自动调节,既要保证计量泵供料又要保证不回料,压力设定值至关重要。
(3)、熔体分配:
熔体在联苯保温系统下,联苯保温系统的保温温度为247℃~270℃,整个纺丝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在熔体管道的外面夹套管道内用联苯保温系统保温,联苯保温系统采用联苯锅炉加热联苯形成联苯蒸汽,联苯蒸汽的压力为0.5~1.0kg,联苯蒸汽采用自循环方式对熔体管道进行加热保温,熔体管道将熔体均匀恒温地输送至计量泵,熔体在熔体管道里的输送时间为6分钟;
1) ℃。
熔体管道的长度关系到熔体的管道的停留时间,时间过长容易氧化,生产效率变差,合适的熔体管道选择至关重要,但联苯温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速或延缓熔体的流动性,从而影响熔体在管道的停留时间。
(4)、计量:
按照规格要求,计量泵转数为10~30转;
按照规格要求,采用一进十出计量泵设定参数,计量泵的可选规格有0.9CC/r、1.2CC/r、1.6CC/r、1.8CC/r、2.4CC/r。
(5)、纺嘴:
按照规格要求,选择喷丝板,喷丝板孔径大小为0.1~0.4mm,喷丝板长径比为2~3.5,纺嘴起始压力为100kpa~200kpa,纺丝速度和纺嘴喷射速度之间形成一个拉伸倍数,拉伸倍数为100~250;纺丝速度为4200~4500m/min;拉伸后形成丝;
按照规格要求,选择合适的喷丝板,喷丝板孔型排布分为圆周或矩形, 纺嘴在整个纺丝工艺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合理的长径比和拉伸倍数容易导致伸长均匀性降低,过小或过大的喷丝板孔径极易产生毛丝、细丝。
(6)、单体抽吸:
采用水喷射泵产生自吸力,通过喷射水量调节可以调节吸力,水喷射泵吸力产生的风速为5m/s ~15m/s;
熔体在冷却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单体,这些低分子物质,对纺丝形成危害,需要使用单体抽吸系统把单体抽干净,吸力过小使熔体析出的单体无法抽干净,残留在喷丝板表面,铲板周期缩短,容易产生毛丝、注头丝,影响生产效率;吸力过大容易使丝跳动,影响丝的条干均匀性。
(7)、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锦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锦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01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