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车辆自主行驶动态轨迹规划方法及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519589.7 | 申请日: | 2012-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5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娟;李舜酩;沈峘;江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G06F1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杨楠 |
| 地址: | 2100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车辆 自主 行驶 动态 轨迹 规划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系统中的智能车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车辆自主行驶动态轨迹规划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车辆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日趋严重的交通事故发生率,提高现有道路交通的效率。国际上众多的研究机构,工业设计单位对其研发过程正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时刻关注着关键技术的研发。轨迹规划技术是车辆进行自主行驶的一项关键技术,为了对车辆进行智能控制,前提条件是生成可行的参考轨迹,并将轨迹的参数提供给跟踪控制器,以便于控制器能够控制车辆按照规划的轨迹行驶。
现有的轨迹规划方法主要是用不同的函数来模拟轨迹,例如B样条函数(宋金泽,戴斌,单恩忠等.融合动力学约束的自主平行泊车轨迹生成方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0(Suppl.1):135-141.),多项式函数,正弦函数以及圆弧等(李玮,高德芝,段建民.智能车辆自由换道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27(2):119-123.),并对车辆这一非线性系统施加不同的约束条件,在约束条件范围之内求解可行的最优轨迹。现有的方法存在算法过于复杂,要求的参数多,数据融合复杂等缺点,使其具体的应用受到限制。
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为21世纪智力革命的前沿学科,他研究人类认知过程、智能和智能系统、大脑和心灵内在运行机制。ACT-R是认知科学的一种认知行为体系结构,是认知过程工作机制的理论模型,在ACT-R上构造的模型反映的是人类的认知行为。以ACT-R认知体系为核心,对驾驶行为进行建模,证明了基于ACT-R模型的认知行为建模方法具有较广的适用性和灵活性(刘雁飞.驾驶行为建模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一篇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日为2011.1.12,申请号为201010278700.9,《基于ACT-R的港区弯道线形设计方法》)基于ACT-R对港区的弯道线形进行了设计,主要是针对港区这一特殊的交通特征,对驾驶参照的弯道线形进行设计,对于港区以外的道路状况移植性不强,且该方法没有考虑车辆动力学特征以及车辆的约束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一种智能车辆自主行驶动态轨迹规划方法及系统,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及对未知环境的适应性。
本发明的智能车辆自主行驶动态轨迹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最优控制方法搜索以下模型的最优解生成所述智能车辆的轨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95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