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压力可调式液压阻尼减震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519250.7 | 申请日: | 2012-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6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黄忱鑫;邓泽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9/44 | 分类号: | F16F9/44;F16F9/5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郭云 |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压 调式 液压 阻尼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减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摩托车的液压阻尼式减震器。
背景技术
摩托车前减震通常采用液压阻尼式减震器,其接结构如图1所示,由外筒1、滑柱2、阻尼调节机构、压盖6、支撑座7和密封环8等组成。外筒1的上端为开口端,滑柱2的下端伸入外筒1内与外筒1套装在一起,在外筒1的开口端设置有油封3,滑柱2的左端设置有压盖6,压盖6与滑柱2螺纹连接在一起,在压盖6与滑柱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4,使外筒1和滑柱2内形成密闭的工作腔。由阻尼杆4和长弹簧5活动连接所构成的阻尼调节机构安装在该工作腔内,阻尼杆4由支撑座7支撑在工作腔内,阻尼杆4的右端与外筒1固连,长弹簧5的上端抵在压盖6上。阻尼杆4与长弹簧5之间设置有密封环8,由密封环8和支撑座7围成的第一腔体A内设置有小弹簧10,位于支撑座7下方的工作腔为第二腔体B,阻尼杆4上开设有正对第一腔体A的阻尼孔4a、正对第二腔体B的导流孔4b。
当受到震动外筒1向上运动时,第二腔体B内体积减小,液体受到压力通过导流孔4b流进阻尼杆4内腔,同时第一腔体A内体积增大,产生负压,通过阻尼孔4a吸油,产生压缩阻力,并压缩长弹簧5;在复原行程,在长弹簧5回复力的作用下,第一腔体A内液体通过阻尼孔4a排出。阻尼调节机构采用液压和弹簧减震相结合的形式,其中弹簧减震与液压减震的配合度影响到减震器整体的减震效果。但该减震器只能与特定行驶特性相匹配,车辆在使用一款减震器时,常常因为路况等的变化大而影响减震效果,并不能满足车辆多工况和路面的要求,不能满足人们对车辆舒适性与操纵性的高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进行改进,旨在提供一种可以调节阻尼力的减震器,以适用不同车辆工况和路况要求,提高驾驶舒适性和操纵性。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预压力可调式液压阻尼减震器,包括外筒,滑柱的下端伸入外筒内与外筒套装在一起,在外筒的开口端设置有油封,滑柱的上端设置有压盖,使外筒和滑柱内形成密闭的工作腔,由阻尼杆和长弹簧所构成的阻尼调节机构安装在该工作腔内,所述阻尼杆由支撑座支撑在工作腔内,阻尼杆的下端与外筒下部固连,所述长弹簧的下端抵在阻尼杆的上端,所述阻尼杆靠近长弹簧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环,所述阻尼杆与长弹簧之间设置有密封环,由密封环和支撑座围成的第一腔体内设置有小弹簧,位于支撑座下方的工作腔为第二腔体,所述阻尼杆上开设有正对第一腔体的阻尼孔、正对第二腔体的导流孔,关键在于:所述滑柱的上端设置有预压力调节机构,所述预压力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栓、定位板、和弹簧支撑板,所述定位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压盖的下端面上,所述弹簧支撑板设置在定位板与长弹簧之间,并与所述滑柱内壁滑动连接,长弹簧的上端抵在弹簧支撑板上,所述调节螺栓穿过压盖、定位板抵在弹簧支撑板上,调节螺栓与压盖之间设置有螺纹连接段,在螺纹连接段与定位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调节螺栓上设置有环向定位凸台,所述环向定位凸台位于密封圈与定位板之间,且定位凸台的外径大于定位板上的螺栓过孔直径。
预压力可调式液压阻尼减震器的主体结构与原液压阻尼式减震器结构一致,但在减震器上增加了可调节结构,可对长弹簧的预压力进行调整,只需用简单工具转动调节螺柱,即实现了弹簧预压力的调整。调节螺柱和压盖上相互配对的螺纹,当调节螺柱旋出时,弹簧支撑板在长弹簧的复原力下上移,即减小了长弹簧的预压力,当调节螺柱旋出至压盖的螺纹根部时,调节螺柱不能转动,实现了向上的定位;当调节螺柱旋紧时,弹簧支撑板随之向下移动,压缩长弹簧,增大长弹簧的预压力,当运动到环形定位台阶接触到定位板时,即实现了向下的定位。调节螺柱调节过程中用密封圈实现油路的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支撑板上设置有过油孔,以避免在定位板与弹簧支撑板之间形成真空油膜。
有益效果:通过增设预压力调节机构,可对阻尼器的预压力进行调节。用户可根据车辆状况及路面状况进行预压力调整,满足车辆多工况的要求,有效地满足了人们对车辆舒适性与操纵性的高要求;其预压力调节为机械式调节,附加成本低,工作可靠,使整车减震性能增强,在各种路面急转弯或高速行驶的情况下,提高车轮与路面的附着性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原液压阻尼式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预压力调节机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92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