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防手足口病香囊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18175.2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4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居薇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居薇雯 |
主分类号: | A44C25/00 | 分类号: | A44C25/00;A61K36/906;A61P3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防 手足 香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囊,尤其涉及一种预防手足口病香囊。
背景技术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也叫荷包。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它是用彩色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内涵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图案纹饰,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小绣囊,内装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制的细末。古代的香囊是用来提神的,也有用香料来做的,因其香适合很多人的喜欢,后逐步改为纯香料。
香囊在《诗经》的一些篇章里已有描述,说明早在约3000年前就有了香囊。《礼记》云:“五采谓之绣。”香囊用青、赤、黄、白、黑五色丝线刺绣而成,色彩绚丽,自然有装饰衣着、把玩欣赏之审美功用,又因填有特殊的中药材,兼有驱邪擗欹、除菌爽神功效。《礼记、类则》载,未成年男女,晨昏叩拜父母,必须佩戴香囊,说明香囊还有礼仪作用。战国时期以至秦、汉、晋,大男人堂而皇之佩戴香囊,晋以后渐为女人、儿童的专用品。宋时,官史朝服上开始佩戴香囊,礼仪作用愈加凸显。清代,香囊成为馈赠佳品,特别是相恋男女以此作为馈赠的信物。现代,香囊是承载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在人际交注、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寄情寓志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送一个香囊,传递一份友情,梢去一份好心情,表达一番美好的祝愿,问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取向。
关于现代的用法是放在衣柜上做防蛀用,因为可以保留其香气,(香薰)也有用来清晰房间,保持室内空气充足而有香气。就是放在一小火堆上面蒸发香气,把过期的香水放在上面燃烧也可以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术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预防手足口病香囊。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预防手足口病香囊,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按常规方法制备而成:藿香10份、艾叶10份、千里光5份、山萘15份、川木通20份、檀香5份、丁香10份。
将上述中药组分干燥,粉碎至100目左右,混合均匀,装入小布袋,每袋10~15克,即得到本发明的预防手足口病香囊。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手足口病属于中医的温病中的时疫范畴。
本发明的预防手足口病香囊具有芳香化浊辟秽、清热利湿解毒之功效,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外用达到内治的目的,能够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用法简单,儿童每天将香囊挂于胸前,晚上睡觉时放置在枕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称取下述原料(重量份):
藿香10份、艾叶10份、千里光5份、山萘15份、川木通20份、檀香5份、丁香10份。
将上述中药组分干燥,粉碎至100目左右,混合均匀,装入小布袋,每袋10~15克,即得到本发明的预防手足口病香囊。
本发明的预防手足口病香囊具有芳香化浊辟秽、清热利湿解毒之功效,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外用达到内治的目的,能够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用法简单,儿童每天将香囊挂于胸前,晚上睡觉时放置在枕边。
本发明基于中医对其发病机理的研究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科研成果,按中医理论组方,从中草药中进行筛选、精心配伍,使药物更直接、快速、完全地作用于病灶,专病专药,辩证施治,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居薇雯,未经居薇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81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