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波导折射率热光调节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17470.6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8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陆梁军;周林杰;谢静雅;邹志;孙晓萌;李新碗;陈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015 | 分类号: | G02F1/015;G02F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导 折射率 调节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波导折射率热光调节结构,属于集成光电子学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年,集成光电技术发展迅速,器件的尺寸越来越小,芯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光波导的截面尺寸已经缩小到了亚微米尺度。硅材料由于其与空气和二氧化硅之间的高折射率差,具有很强的光限制能力,易于制作亚微米级的光波导器件;其制作工艺与微电子集成电路工艺兼容,既大大减少了成本,又便于实现光电集成,使之成为光电集成芯片最有竞争力的材料之一。许多基于硅波导的无源及有源集成光电器件已经被提出并实现,如光滤波器、光分路器、光调制器等。有源器件中的调节结构,主要通过电或者热作用改变波导折射率,从而改变器件性能,实现器件的可调性,是有源器件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硅材料没有线性电光(泡克耳斯)效应,所以我们需要采用其他方式来实现波导层折射率调节。当前主要利用等离子色散效应和热光效应来实现硅波导折射率调节。对于如何增加调节结构的调节范围,减小调节功耗,加快调节速度,很多国内外机构展开了相关研究。Qianfan Xu等人在OPTICS EXPRESS(Vol.12,No.2)上发表的论文“12.5Gbit/s carrier-injection-based silicon micro-ring silicon modulators”中提出p-i-n电调节结构,利用载流子色散效应,通过正向偏压注入载流子来改变折射率;这种结构波导折射率调节范围较大,但响应时间较长,而且载流子注入会增加吸收损耗。Ansheng Liu等人在OPTICS EXPRESS(Vol.15,No.2)上发表的论文“High-speed optical modulation based on carrier depletion in a silicon waveguide”中提出用p-n电调节结构,通过反向偏压抽取载流子来改变折射率;这种结构的响应时间较短,但由于反压电流小,折射率调节范围小。Xi Xiao等人在OPTICS EXPRESS(Vol.20,No.3)上发表的论文“25Gbit/s siliconmicroring modulator based on misalignment-tolerant interleaved PN junctions”中提出用交趾p-n电调节结构,同样通过反向偏压抽取载流子,但通过交趾设计使得p-n耗尽层与光场重叠区更大,该结构相对于p-n电调节结构具有更高的调节效率。Jaime Cardenas等人在OPTICS EXPRESS(Vol.18,No.25)上发表的“Wide-bandwidth continuously tunable optical delay line using silicon microring resonators”中利用硅的热光效应,在波导上方制作金属热电阻,通过加电发热并通过传导热量来改变波导温度,从而调节波导有效折射率;这种结构折射率调节范围大,但由于导热速度慢,响应时间长,而且调节功耗较大。
综合已报道的方法,利用载流子色散效应的电调节结构速度较快,但调节范围有限,同时会引入吸收损耗,该方法适用于调制器中,而对于需要调节范围较大的器件(如可调延时线等)通常采用金属热电阻的热光调节结构,该方法调节范围较大,但调节功耗大、速度慢。因此,提出一种调节范围较大、功耗较小,并且响应时间较短的热光调节结构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硅波导折射率热光调节结构,通过加电使波导升温,利用热光效应调节波导有效折射率,从而实现集成光子器件的可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硅波导折射率热光调节结构,其点征在于,从下至上依次包括衬底、下包层、波导层、上包层和电极层;
所述的波导层呈脊型,脊型中央区为轻掺杂的本征i区,两侧平板区分别为重掺杂区;所述的上包层两侧设有金属通孔,通过该通孔使波导层的重掺杂区与电极层相连。
所述的波导层的厚度小于1μm,下包层的厚度大于1μm,上包层的厚度为1~2μm,电极层厚度大于100nm;波导层的材料为高折射率材料硅,下包层的材料为二氧化硅,上包层的材料为二氧化硅、氮化硅等低折射率材料,电极层的材料为铝、铜、金等高导电性金属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74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导电浆料
- 下一篇:一种合成孔径雷达回波模拟器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