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低压线路的棒形绝缘子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517404.9 | 申请日: | 2012-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9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 发明(设计)人: | 吴健成;汪军;颜华敏;沈晓峰;叶清;杨国健;王大成;陈勇;李轶;袁斐;张树欣;吴才彪;周华;胡声波;施启元;金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上海东南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7/02 | 分类号: | H01B17/02;H01B17/4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章蔚强 |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低压 线路 绝缘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子,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低压线路的棒形绝缘子。
背景技术
绝缘子主要用于高、低压输变线路,起绝缘和支持作用。目前,在低压输变线路上广泛运用的一般是棒形悬式绝缘子,它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尺寸小、重量轻、寿命长、无须检测零值、自洁性好等。但是,现有的用于低压输变线路的棒形绝缘子为了增加爬电距离,设置过多层数的伞棱,使得其成本过高,大规模应用后造成极大的浪费。但是,如果使得爬电距离不够,又会造成线路跳闸等安全事故,不利于低压线路的安全运行。因此,在保证爬电距离的前提下尽量缩小绝缘子的制造成本,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层伞棱、制造成本较低并且拥有足够爬电距离的用于低压线路的棒形绝缘子。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低压线路的棒形绝缘子,包括棒形的绝缘体和分别套接在该绝缘体两端的两个金属帽,每个金属帽的外端轴向地向外延伸有一对耳攀,每对耳攀上设有一对穿孔,
所述绝缘体的中部设有间距为25~29mm的二层伞棱,该二层伞棱的直径均为90~94mm。
上述的用于低压线路的棒形绝缘子,其中,所述二层伞棱之间的间距为27mm;所述二层伞棱各自的直径均为92mm;所述绝缘体的直径为50~60mm。
上述的用于低压线路的棒形绝缘子,其中,所述金属帽的内表面与所述绝缘体的端部外表面之间通过水泥胶合剂粘结,并且该水泥胶合剂和所述金属帽的帽顶部位之间设有垫片。
上述的用于低压线路的棒形绝缘子,其中,所述绝缘体的直径为53mm。
上述的用于低压线路的棒形绝缘子,其中,所述绝缘体为陶瓷绝缘体。
上述的用于低压线路的棒形绝缘子,其中,所述绝缘体为玻璃绝缘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置两层伞棱,并且规定了该两层伞棱的直径以及它们之间的间距,在节省制造成本的基础上使得绝缘子保持足够的爬电距离,大规模应用后能节省大量成本,具有实际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低压线路的棒形绝缘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用于低压线路的棒形绝缘子,包括棒形的绝缘体1和分别套接在绝缘体1两端的两个金属帽2,每个金属帽2的外端轴向地向外延伸有一对耳攀,每对耳攀上设有一对穿孔,每对穿孔用于安装圆柱销5,使得本发明方便地安装在各种场合;
绝缘体1的直径d为50~60mm,绝缘体1的中部设有间距I为25~29mm的二层伞棱,使绝缘直线距离L拉长而达到了80~90mm,二层伞棱各自的直径D均为90~94mm,使得爬电距离可达到120mm,符合低压线路的要求;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二层伞棱之间的间距I为27mm;所述的二层伞棱各自的直径D均为92mm;绝缘体1为陶瓷绝缘体或者玻璃绝缘体,其直径d为53mm。
金属帽2的内表面与绝缘体1的端部外表面之间通过水泥胶合剂3粘结,并且该水泥胶合剂3和金属帽2的帽顶部位之间设有垫片4,避免了绝缘产生零值的可能;本实施例中,水泥胶合剂3采用高强度水泥胶合剂,垫片4为油毡纸。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上海东南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上海东南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74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