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衰减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17047.6 | 申请日: | 2012-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0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阎跃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阎跃军 |
主分类号: | H01P1/22 | 分类号: | H01P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衰减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及通信的可变衰减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各种高频和微波电路及系统的可变衰减器装置。
【背景技术】
本发明人,提交了可变衰减器的发明专利,发明专利申请号201210139146.5在实际生产改进过程中,还遇到蜗轮与蜗杆打滑的问题,所谓打滑是指,当蜗杆持续向一个方向转动,蜗轮不能继续随之转动,蜗杆上的齿将蜗轮的齿磨损坏,蜗杆再反向转动时,无法带动蜗轮随之转动的现象。另外,还遇到接地不充分,影响衰减器的射频特性以及功率散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防止蜗轮和蜗杆打滑,同时,又可以保证可变衰减器良好充分接地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变衰减器装置,其包括:基体、该基体上的膜片电阻所组成的衰减器、该衰减器的两信号端和接地端、蜗轮、蜗杆、壳体和该壳体内的限位柱体、该可变衰减器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导电橡胶,该导电橡胶的径向的一部分水平嵌入在该蜗轮的底部的凹槽内,该导电橡胶分别与该衰减器的串联膜片电阻、并联膜片电阻相接触,通过转动该蜗杆带动该蜗轮、进而带动该导电橡胶运动,从而改变该串联膜片电阻和并联膜片电阻的阻值、该蜗轮的顶部有一个滑动槽、该限位柱体插入在该滑动槽内、其特征在于:该滑动槽的两端分别嵌入有一个弹性体。
该弹性体是一个圆柱形硅胶、球形硅胶或弹片。
该衰减器的两信号端和接地端由金属管脚连接到壳体的外部,该接地端的金属管脚的宽度大于该两信号端的金属管脚的宽度,该接地端的金属管脚上有一个管脚定位柱体。
该可变衰减器装置可以制作成自动表贴型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蜗轮与蜗杆打滑的问题,所谓打滑是指,当蜗杆持续向一个方向转动,蜗轮不能继续随之转动,蜗杆上的齿将蜗轮的齿磨损坏,蜗杆再反向转动时,无法带动蜗轮随之转动的现象。
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a.涡轮与蜗杆不易打滑,便于调节;
b.反射系数好;
c.更易于散热,提高了衰减器的额定功率高;
【附图说明】
图1-1可变衰减器的装置的涡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可变衰减器装置的涡轮的纵向截面图。
图1-3可变衰减器装置的涡轮的底部构示意图。
图1-4可变衰减器装置的涡轮的立体构示意图。
图2可变衰减器装置的弹性体的构示意图。
图3可变衰减器装置的涡轮顶部嵌入有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可变衰减器装置的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1可变衰减器装置的接地端的金属管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5-2可变衰减器装置的接地端的金属管脚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1可变衰减器装置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6-2可变衰减器装置的组装好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7-1可变衰减器装置的另一个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7-2可变衰减器装置的从另一个侧面看去的自动表贴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7-3可变衰减器装置的组装好的自动表贴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8-1可变衰减器装置的特殊T衰减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2可变衰减器装置的特殊T衰减器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8-3它是本发明的可变衰减器装置的接地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阎跃军,未经阎跃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70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性MC尼龙轮立式离心浇铸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八数码激光信息读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