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膨化加工冷泡红碎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16772.1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3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星海;许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陈辉 |
地址: | 322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膨化 加工 冷泡红碎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深加工茶叶食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泡红碎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几千年来,制茶工艺一直延用传统方法,如红茶主体工艺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没有大的革新,导致红茶品质远不如国外产品,其主要原因除了茶叶品种存在差异外,更重要的是中国茶叶利用传统工艺加工红茶,茶叶内的多酚类物质只有30~50%左右被氧化,生成茶黄素或茶红素,使红茶汤色不够红艳明亮,品质相对不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茶叶消费也提出了方便、快捷的要求。如能开发一种能用冷水即可冲泡的茶叶必将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也将为茶叶这一传统饮料增添时尚元素。
膨化冷泡茶加工就是使茶叶经过瞬时降压降温加工后,破损茶叶叶片细胞结构,轻则可获开放的组织结构,使组织体产生微观裂纹或质壁分离,重则可获得组织细胞的破损或破碎。对红茶加工来说,可最大限度地促使茶多酚、多酚类氧化酶及氧气充分、同步接触,红茶品质成分物质转化充分,为生产高品质红茶提供物质保障,若将此技术加工的茶叶制成冷泡袋泡茶,效果会更好。在冷泡茶加工技术方面,国内外已有一些专利申报,如杨贤强等的专利“CN1256030 C一种采用瞬间气体压差膨化茶叶加工的方法”及“200810061239.4冷泡茶的加工方法”和何新益等的专利“CN101695326 B”。杨贤强等人的专利由于使用液态低温气态除了增加茶叶制作成本外,还给茶叶带来人难于接收的异味,同时由于生产过程中膨化压力较大超过0.8MPa,无疑又增加设备生产成本;何新益等人的专利对此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完善,尤其是膨化压力降低到0.25 MPa,但由于在生产过程中过于频繁地进行冷冻-解冻,不少于3次,每次时间平均达20小时,60小时的冷冻—解冻,既耗费能源提高生产成本,有降低茶叶生产效率,尤其是若选用杀青鲜叶在相对高温(90~130℃)高压(0.1~0.25 MPa)条件下,超过1分钟(60~180秒)后降压降温,茶叶色泽受影响很大。这就需要提供一种方法,以克服传统技术的一些不足。
发明内容
膨化加工属于一种环保节能食品加工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经过预处理的食品类物料,放在一个相对高温(80~150℃)、高压(0.1~0.5 MPa)的膨化腔内,维持体系状态一定时间后瞬间泄压降温,由于物料内部尤其细胞内水分瞬间汽化而发生的强烈爆炸,物料组织受到强大的爆破伸张作用而使含水的细胞破碎,并形成无数细小多孔的海绵状体结构,膨化加工技术在果蔬食品加工应用上比较广泛,但在茶叶加工实际生产中应用不多,尤其是冷泡红碎茶加工还未见应用。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茶叶加工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膨化加工冷泡红碎茶的方法。
一种加工冷泡红碎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轻度发酵茶叶原料2.5~4Kg装入预热温度达到50~80℃的,体积为15~20L的膨化腔内,迅速密封该膨化腔后用膨化腔内置电热管加热,让膨化腔内的温度在120-150s内升至110~140℃,在升温的同时,让搅叶机以20r/min转速, 并且,每隔15s搅拌30s的间隔转动,同时用空压机快速将膨化腔内升压至0.15~0.25MPa,维持该环境体系1.5~3.0min,然后,依靠腔体内茶叶物料自身水分汽化升压至0.3~0.4Mpa时,并维持在此压力下需要维持0.5~1.5s ,然后通过气动阀门瞬间泄压至0 Mpa。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先让茶叶在20~30℃环境体系下发酵25~45min,制得所述的轻度发酵茶叶。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制备轻度发酵茶叶前,将茶叶进行粗切1-3次,采用粗切的工具为刀片间距为5-20毫米距离的滚切机。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粗切前,采摘茶树鲜叶,采回后室内摊放萎凋16~24小时;获得将萎凋的茶叶。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将经过膨化处理的红碎茶原料转移至烘干机内进行初烘,烘干的温度为80~95℃,烘至含水量达25~35%后,转至低温变压快速干燥机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35~45℃,干燥腔压力为-0.1~+0.15Mpa,干燥时间为150~200min。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膨化加工冷泡红碎茶的方法,其特征是由下属步骤组成:
(1)采摘夏秋季节的茶树鲜叶,采回后室内摊放萎凋16~24小时;然后将萎凋好的茶叶放进调好间距(距离为多少?实际作用就是把茶叶切的小一些,表面积大一些或具有创伤,这样利于后面的膨化处理)的滚切机(6CGQ-20型)上滚切1~3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67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