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材料的复合加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516567.5 | 申请日: | 2012-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8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瑞;尹青峰;吉方;张勇斌;刘广民;李建原;吴址群;鱼胜利;朱建平;刘坤;王新宽;雷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3H5/02 | 分类号: | B23H5/02;B23H7/34;B23H7/3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 51210 | 代理人: | 翟长明;韩志英 |
| 地址: | 6219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材料 复合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材料的复合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电火花加工利用电能和热能去除材料,不存在宏观切削力,仿形加工精度高,在难切削金属材料的加工以及复杂结构金属零件加工问题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最近几十年,电火花加工技术发展迅速,成为了现代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电火花加工金属材料,存在效率低、电极损耗大的问题。高效低损耗加工是电火花加工追求的目标。
在现有的技术中,提高电火花加工效率主要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大放电脉冲能量,通过增加释放在两电极之间的能量,来提高材料的去除速度;二是改进控制系统,使电极能够实时跟进和及时抬刀,提高脉冲利用率来增加材料去除速度。但是,脉冲能量太大在增大材料去除速度的同时,会降低加工精度,加剧电极损耗;控制系统性能的改善对提高材料去除速度的能力有限,还会增加设备的成本。
对电极损耗问题,目前的技术一方面通过电参数和电极材料的匹配来降低损耗;另一方面通过补偿来防止损耗的积累给加工精度带来较大误差。补偿通过控制系统来实现,主要方法一是加工一定长度或者一定时间后,进行检测和补偿,然后再加工;二是在加工过程中,根据理论值,通过软件对电极损耗进行实时补偿;三是将理论实时补偿技术和检测、再补偿技术结合起来。这些方法都是通过控制系统来实现补偿,在微细加工领域,单位时间内电极损耗在微米级别,要准确地实现实时补偿,对机床各运动轴的分辨率、定位精度要求很高,这会使机床成本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属材料的复合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金属材料的复合加工方法,其特点是,所述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工具电极和待加工工件分别装夹在机床的主轴和工作台上;
(b)利用去离子水和三乙醇胺配置导电能力很弱的弱电解质水溶液作为工作液,工作液置于液体循环系统中,以冲液方式进入加工区域;
(c)采用脉冲电源为电火花放电和电化学作用提供能量,工具电极连接电源阴极,工件连接电源阳极;
(d)机床伺服系统驱动工具电极靠近工件,直到工具电极和工件之间的距离达到电火花放电的临界距离。
所述的电化学作用为阳极氧化和阴极还原。
所述的机床为至少具有单个主轴伺服进给及回退功能的机床。
所述的去离子水为电导率不超过2μS/cm的去离子水。
所述的液体循环系统为供液系统和机床工作液槽组成工作液循环系统,系统中工作液的电导率由电导率仪监控,如果电导率值超过设定的值,则往循环系统中加入去离子水以降低工作液电导率。
所述的弱电解质水溶液的电导率范围为50μS/cm~300μS/cm。
所述的脉冲电源的电压为80V~120V,频率大于100KHz,占空比为0.16~0.5,峰值电流为3.2A~4.8A。
所述的机床伺服系统的驱动为:当工具电极和工件接触后,主轴立刻回退;当工具电极和工件没有接触时,主轴连续进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弱电解质水溶液作为工作液,同时利用电火花放电和电化学作用对金属材料进去去除加工。电化学作用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被电火花放电引燃爆炸,增加电蚀微粒的排出能力,提高加工稳定性进而提高加工效率。电化学的阴极还原作用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在工具电极表面发生电沉积,补偿电极损耗,进而降低电极损耗率。本发明电极损耗率低,特别适用于电火花加工电极损耗大的金属材料的加工,可以一个工具电极连续多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金属材料复合加工方法进行加工过程的原理图;
图2是图1的等效电路图;
图中,1.脉冲电源 2.工具电极 3.喷嘴 4.工作液 5.工件 6.电源内阻 7.工具电极和工件之间的等效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65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X波段多普勒雷达模块
- 下一篇:一种高压警示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