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锁屏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16262.4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6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颜卫;陈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G06F21/31;G06F3/048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锁屏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虚拟桌面技术是一种将具体的运算和操作的执行托管到服务器的流行技术,并主要应用在企业办公的环境下。其客户端只是实现桌面的显示和捕获用户操作事件(如键盘鼠标事件)的功能。而且虚拟桌面技术通过服务器的管理系统就能够实现对内存资源和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的按需调度,有效的提高了内存资源和CPU的使用效率。同时,由于客户端只是实现显示和捕获用户操作事件的功能,因此可以在任意终端上通过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登录到服务器的同一台虚拟机。但是当用户在使用虚拟桌面时,经常会出现没有关闭虚拟桌面就离开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者不能够及时对虚拟桌面进行锁屏,就会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现有的锁屏技术是通过判断键盘鼠标响应事件来决定是否进行锁屏,如果,在一定长的时间内,没有任何鼠标键盘事件,就可以判断用户处于离开状态,此时虚拟机中的操作系统就会进行锁屏处理。
现有的锁屏技术是应用操作系统中的锁屏功能或自动锁屏软件来实现锁屏的,在应用现有技术进行锁屏时,发明人发现现有的锁屏技术中的客户端仅仅只是收到了虚拟机操作系统发出的锁屏处理的显示界面,只是对客户端或虚拟机中的显示功能进行了锁定,这样容易被绕过客户端和服务器管理系统直接对虚拟机发动锁屏攻击,使得客户端没有在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有效锁屏并对其他信息的安全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锁屏方法、装置及系统,提供客户端和服务器上虚拟机的双重锁屏,避免解锁者直接对虚拟机进行操作,有效地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锁屏方法,包括:
服务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客户端锁屏信息;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客户端锁屏信息,启动所述服务器中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虚拟机锁屏。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方面,所述客户端锁屏信息包括所述客户端锁屏后生成的客户端锁屏指令;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客户端锁屏信息,启动所述服务器中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虚拟机锁屏,包括: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客户端锁屏指令,指令所述虚拟机锁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方面,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虚拟机锁屏之后,生成虚拟机锁屏指令;
将所述虚拟机锁屏指令发送至所述客户端,以便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虚拟机锁屏指令启动锁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所所述客户端启动锁屏及所述虚拟机启动锁屏之后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虚拟机解锁校验信息,根据所述虚拟机解锁校验信息指令所述虚拟机解锁并生成虚拟机解锁信息;
将所述虚拟机解锁信息发送至所述客户端,以便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虚拟机解锁信息解锁。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虚拟机锁屏后还包括:启动所述虚拟机的锁屏保护;
所述虚拟机解锁前,解除所述虚拟机的锁屏保护。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客户端锁屏方法,包括: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虚拟机锁屏指令;
根据所述虚拟机锁屏指令启动客户端锁屏。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二方面,所述方法还包括:
客户端验证用户输入的客户端解锁验证信息是否正确;
若所述客户端解锁验证信息正确,则发送虚拟机解锁校验信息至服务器,以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虚拟机解锁校验信息指令所述服务器中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虚拟机解锁;
接收所述服务器响应的虚拟机解锁信息,并根据所述虚拟机解锁信息解除所述客户端锁屏。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客户端锁屏方法,包括:
如果客户端判定无操作事件发生的时间超过预设的阈值,则启动客户端锁屏并生成客户端锁屏指令;
将所述客户端锁屏指令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客户端锁屏指令启动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虚拟机锁屏。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三方面,所述方法还包括:
客户端验证用户输入的客户端解锁验证信息是否正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62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