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难燃型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材料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515357.4 | 申请日: | 2012-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7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元;杨有胜;吴晓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蓝山屯河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F112/08 | 分类号: | C08F112/08;C08F2/44;C08K5/02;C08J9/16 |
| 代理公司: | 石河子恒智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2 | 代理人: | 李伯勤 |
| 地址: | 8332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难燃型可发性 聚苯乙烯 树脂 材料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难燃型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防火、保温的复合功能性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建筑节能水平还远低于发达国家,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3~5倍。随着我国建设节能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节能标准的不断提高,引进开发了许多新型的节能技术和材料,在住宅建筑中大力推广使用,其中EPS板应用于外墙保温得到广泛推广和认可。但与此同时,EPS板外保温材料的防火问题也摆在了我们的面前。目前市场主要的普通型、阻燃型EPS产品属于易燃、可燃材料,在建筑保温领域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近年来,国内相继发生建筑外保温材料火灾的情况,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筑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已成为一类新的火灾隐患,因此,保温材料防火性能的升级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一种难燃型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材料,特别是能达到B1级别的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就被提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难燃型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材料,特别是能达到B1级别的难燃型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在聚合反应釜中按重量加入1100~1500份纯水,在60~80转/分钟搅拌速度下,加入:分散剂TCP(磷酸三钙)0.05~0.12份, 硫酸钠8~14份, 然后加入苯乙烯1000份,三羧酸甘油酯 0.05~0.1份,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30~50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0.5~0.8份,低分子量聚乙烯蜡1.5~2.0份,之后加入阻燃剂六溴环十二烷70~80份,协同剂过氧化二异丙苯30~50份。
聚合反应:在反应釜内进行,逐渐升温,升温速度控制在0.8~1.2℃/分钟,到89~91℃开始恒温聚合反应,恒温4小时后,再向反应釜内投加0.1~0.2份TCP分散剂,然后投加戊烷发泡剂50~60份,所述戊烷发泡剂的组成为68~72%的正戊烷与28~32%的异戊烷混合组成。
控制压力在0.4-0.6 Mpa的范围内,升温至119~121℃,维持4小时后,冷却至40℃以下,出料即得到本发明的难燃型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材料导热系数低、阻燃性能好,满足建筑材料防火安全、节能保温的技术要求,极限氧指数指标大于34,满足建筑防火材料B1防火等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在聚合反应釜中按重量加入1500份纯水,在80转/分钟搅拌速度下,加入分散剂TCP0.1份, 硫酸钠10份, 然后加入苯乙烯1000份,三羧酸甘油酯 0.05份,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50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0.6份,低分子量聚乙烯蜡1.8份,之后加入阻燃剂六溴环十二烷70份,协同剂过氧化二异丙苯40份;升温速度控制在1℃/分钟,到90℃开始恒恒温4小时后,再向反应釜内投加0.15份TCP分散剂,然后投加戊烷发泡剂50份,所述戊烷发泡剂的组成为70%的正戊烷与30%的异戊烷混合组成,控制压力在0.5 Mpa的范围内,升温至120℃,维持4小时后,冷却至40℃以下,出料即可。
实施例2:在聚合反应釜中按重量加入1200份纯水,在60转/分钟搅拌速度下,加入分散剂TCP0.08份, 硫酸钠88份, 然后加入苯乙烯1000份,三羧酸甘油酯 0.08份,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40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0.5份,低分子量聚乙烯蜡1.5份,之后加入阻燃剂六溴环十二烷75份,协同剂过氧化二异丙苯50份;升温速度控制在1.2℃/分钟,到90℃开始恒温4小时后,再向反应釜内投加0.15份TCP分散剂,然后投加戊烷发泡剂60份,所述戊烷发泡剂的组成为68%的正戊烷与32%的异戊烷混合组成。控制压力在0.4 Mpa的范围内,升温至120℃,维持4小时后,冷却至40℃以下,出料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蓝山屯河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新疆蓝山屯河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53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化装配式多、高层钢结构框架体系
- 下一篇:自动交易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