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墙自保温墙板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14221.1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0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白平生;李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亚泰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288 | 分类号: | E04C2/288;E04C2/30;B28B1/14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旭泰 |
地址: | 1151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墙 保温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墙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以硅酸盐水泥混凝土苯板或聚氨酯为主要原料的外墙自保温墙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行业外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如何降低成本,开发高效便捷外墙建筑材料技术,一直是建筑行业高度重视的技术经济问题。目前,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均按节能65%节能标准设计和建造,在国内重点推广的是硅酸盐混凝土外墙空心砌块或高楼直接浇注的剪力外墙;外墙外保温技术就其技术本身而言是成熟可靠的,但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仍出现了以下问题。
(1)空心砌块和浇注剪力墙,都需要在外墙加网丝混凝土,以及外保温和防火材料,工序繁琐,并需要现场施工。
(2)由于是在现场施工,施工中易存在偷工减料环节。例如缩小苯板厚度,外墙抹灰砂浆厚度减少等。
(3)现场施工质量无法准确控制,墙体易出现空鼓、开裂、渗水、脱落等质量通病。
(4)综合成本高:由于外墙需要5~6道工序,所以人工费、材料费增加。
(5)施工工期长:由于工序繁琐,而且每道工序均需要时间段养生,所以导致施工工期很长。
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09年5月和2010年3月,在北京分别召开了“新型建筑结构体系: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研讨会,明确了我国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一是要加大外墙外保温技术的监管力度,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二是要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大力推行一体化技术。
因此,推行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能促进建筑节能深入开展的工作要求,更重要的是能够解决保温与建筑物同寿命的关键问题,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质量可靠、施工工期短、成本低的工厂化外墙自保温墙板,及其生产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包括长方体状的混凝土板,其结构要点是:混凝土板内、延其宽度方向上设置有长方体状的贯通孔,贯通孔在混凝土板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并且排成一条直线,贯通孔内填充挤塑板或聚氨酯;在贯通孔与混凝土板的外表面之间分别设置有玻璃纤维胶丝布层(主要起增强墙体和削减约束应力释放抵抗面层开裂的作用;技术指标:抗裂强度径向≥900N/5cm,纬向≥900N/5cm,耐碱保留率径向≥91%,纬向≥92%);所述混凝土板采用氯氧镁水泥或硅酸盐水泥制成。
氯氧镁水泥可以以辽宁亚泰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混凝土复合自保温》企业标准制作,目前在建筑行业是应用很少;它的特点是:体轻、保温效果好、防火、可任意切割、打钉。
硅酸盐水泥引用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GB/T15229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目前在建筑行业应用广泛。
具体地,所述混凝土板内至少设置一排贯通孔,每排贯通孔之间相互平行,且每排上的贯通孔与相邻排上的贯通孔呈交错设置。在达到工程标准的前提下,考虑到成本的原因,通常在实际生产中,选取设置两排贯通孔;相邻排上的贯通孔呈交错的结构有效地防止了冷桥。
更具体地,所述混凝土板的长度为2500~3000mm、宽度为600mm、厚度为70~150mm;宽度600mm为最佳值,即过宽会导致贯通孔随之增长,增大向贯通孔内填充挤塑板或聚氨酯的工艺难度,而过窄则会使混凝土板单位上的用量增加,提高工程成本;混凝土板的厚度可根据需要,确定适合的数值。相应地,贯通孔的长度为600mm、宽度为300mm、各排贯通孔的厚度之和不应小于50mm;例如,在双排贯通孔的情况下,每层贯通孔的厚度应大于等于25mm,即满足了国标对保温外墙板的要求,另外贯通孔过宽会导致挤塑板或聚氨酯不便于填充,而过窄则防冷桥效果差。
制作上述外墙自保温墙板的生产方法如下。
①制作混凝土板的模具,长度为2500~3000mm、宽度为600mm、厚度为70~150mm;以及,制作贯通孔的模具,长度为600mm、宽度为300mm、各排贯通孔的厚度之和不应小于50mm;将贯通孔的模具固定插接在混凝土板的模具的底部。
②将两玻璃纤维胶丝布层分别贴附于混凝土板模具的两内侧面上。
③将氯化镁(纯度不小于90%)与水按1∶6~10的重量比例溶解、搅拌。
④将氧化镁(纯度不小于75%)与步骤③中搅拌好的氯化镁溶液,按重量比例4~7∶10配制搅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亚泰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亚泰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42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液透析专用椅
- 下一篇:一种便利眼药水滴注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