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系统防误钥匙的红外信息传输电路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14065.9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1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卢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电力公司内江电业局;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23/04 | 分类号: | G08C2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4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系统 钥匙 红外 信息 传输 电路 及其 装置 | ||
1.一种电力系统防误钥匙的红外信息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充电管理芯片3A,充电管理芯片3A的CHRG端与电阻R3串联,电阻R3连接二极管D9的输出端,二极管D9的输入端连接直流电源正极,充电管理芯片3A的VCC端通过稳压二极管D8连接直流电源正极,充电管理芯片3A的SENSE端连接R1电阻,5V电源正极经稳压二极管D8与充电管理芯片3A的7脚连接、充电管理芯片3A的4脚接5V电源负极、充电管理芯片3A的6脚与开断芯片S1的G端连接、充电管理芯片3A的8脚与开断芯片S1的S端连接、充电管理芯片3A的1脚与开断芯片S1的D端连接,开断芯片S1的D端同时与充电电极端子(4)的正端连接,充电电极端子(4)的负端与5V电源负极连接;
还包括由传输端口、红外接收管D2和红外发射管D1组成的远红外接收、发射端子,外接收管D2的负极与传输端口的7端脚连接,红外接收管D2的正极与传输端口的2端脚连接,红外发射管D1的正极与传输端口的3端脚连接,红外发射管D1的负极连5端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系统防误钥匙的红外信息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发光二极管D10和发光二极管D11组成指示灯电路,发光二极管D10和发光二极管D11的正极分别与电路板上的连接插座X2的1脚、2脚连接,发光二极管D10和发光二极管D11的负极与连接插座X2的3脚连接。
3.一种电力系统防误钥匙的红外信息传输装置,包括由上盖(1)下盖(2)相互扣合而成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有电源变压器(5)和内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力系统防误钥匙的红外信息电路的电路板(3),上盖(1)上设有一对用于对移动式用电器(12)的充电电池进行接触充电的充电电极端子(4)和一对用于和移动式用电器(12)进行无线信息传输远红外接收发射端子(7),壳体内部的端部设有用于和计算机连接的传输端口(8)和指示灯(6),电路板(3)与电源变压器(5)、充电电极端子(4)、远红外接收、发射端子(7)、传输端口(8)、指示灯(6)电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电力公司内江电业局;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四川省电力公司内江电业局;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406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