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角部加强型钢骨-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及作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14014.6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2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曹万林;徐萌萌;武海鹏;董宏英;张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魏聿珠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型 钢骨 钢管 混凝土 叠合 作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用角钢内侧焊接弯筋,外侧通过焊接钢筋或焊接钢板焊接形成的钢骨架代替箍筋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及作法,主要应用于建筑结构中的耗能减震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高层建筑甚至超高层建筑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钢管混凝土结构作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以其优良的性能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钢管混凝土结构不能无限的满足不同烈度区高层建筑特别是超高层建筑的设计要求,这就需要新的结构形式来支撑建筑的发展,于是钢管混凝土叠合构件产生了。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是由截面中部的钢管混凝土和钢管外的钢筋混凝土叠合而成的构件。它不仅融合了钢管混凝土构件的优点,而且钢管外的叠合混凝土使构件抗火性能提高,截面形状不受内部钢管的影响,易于结构布置和装修。
钢管混凝土叠合构件融合了钢管混凝土和叠合钢筋混凝土的优点,同时也保留了它们的缺点。大量试验表明在强震作用下,钢管混凝土的破坏主要集中在钢板的局部屈曲,使得受力过程中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构件的承载力迅速下降,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抗震性能及延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矩形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抗压承载力及抗震性能,延缓叠合钢筋混凝土截面转角处由于应力集中而产生的破坏;保证受力过程中钢管混凝土与叠合钢筋混凝土的相互作用,提高构件的抗火能力。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角部加强型钢骨-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包括钢管1、角钢2、焊接钢筋3、焊接钢板4、纵筋5、弯筋6、钢管内核心混凝土7、叠合层混凝土8;钢管内核心混凝土7填充在钢管1内,角钢2内侧焊接弯筋6,外侧通过焊接钢筋3或焊接钢板4焊接形成钢骨架,纵筋5与焊接钢筋3绑扎或与焊接钢板4焊接;钢骨架放置在钢管1外侧,钢骨架与钢管1间由叠合层混凝土8填充。
所述角部加强型钢骨-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所述的钢骨架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因此叠合柱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柱中心的钢管1采用圆钢管。
所述的角钢2通过焊接钢筋3或焊接钢板4焊接形成的钢骨架形心与钢管1的形心重合。
所述角钢2通过焊接钢筋3焊接形成的钢骨架中,焊接钢筋3直径与纵筋5直径相同。
所述角钢2通过焊接钢板4焊接形成的钢骨架中,焊接钢板4厚度取纵筋5直径的1/2~1,焊接钢板4沿柱高度方向宽度取厚度的2~5倍。
角钢2为轧制成型,钢材采用Q235,厚度与焊接钢筋3直径或焊接钢板4厚度相同。
弯筋6直径与纵筋5直径相同,沿角钢2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弯钩指向角钢2肢尖方向,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在角钢内焊接弯筋,可加强角钢与叠合层混凝土的锚固,保证受力过程中两者的相互作用,而且弯筋沿高度方向间隔布置,能节省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角部加强型钢骨-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制作方法如下:
1)在钢管1内浇筑钢管内核心混凝土6,形成钢管混凝土柱;
2)在角钢2内侧焊接弯筋6,外侧通过焊接钢筋3或焊接钢板4焊接,形成钢骨架;
3)将纵筋5与钢骨架上的焊接钢筋3绑扎或与焊接钢板4焊接,形成钢筋笼;
4)将钢筋笼放置在钢管混凝土柱的外侧,并使钢筋笼形心与钢管混凝土柱形心重合;
5)支模板,浇筑叠合层混凝土8,成型后即为角部加强型钢骨-钢管混凝土叠合柱。
本发明可以取得如下有益成果:
1)利用角钢内侧焊接弯筋,外侧通过焊接钢筋或焊接钢板焊接形成钢骨架替代普通箍筋,提高了对叠合层混凝土的约束作用,改善了叠合柱角部的受力性能,增强构件的整体性能,改善了叠合柱的塑性和延性,有助于提高构件的抗压承载力及抗震性能。
2)角钢外侧通过焊接钢筋或焊接钢板焊接形成钢骨架代替普通箍筋,角钢为轧制成型、工厂预制;有利于节约人力成本,提高施工速度,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大大降低工程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角部加强型钢骨-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类型一)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面图;
图3是角部加强型钢骨-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类型二)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B-B剖面图;
其中:1-钢管;2-角钢;3-焊接钢筋;4-焊接钢板;5-纵筋;6-弯筋;7-钢管内核心混凝土;8-叠合层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40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发电和隔热功能的玻璃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