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整体式半浮动轴承及包括该轴承的涡轮增压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513694.X | 申请日: | 2012-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4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宗华;寻福升;严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能源重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32/06 | 分类号: | F16C32/06;F01D25/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袁亚军 |
| 地址: | 20142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浮动 轴承 包括 涡轮 增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轮增压器,尤其涉及一种整体式半浮动轴承及包括该轴承的涡轮增压器。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情况下涡轮增压器的轴承系统由浮动轴承和止推轴承组成,浮动轴承承受涡轮主轴径向载荷,止推轴承承受涡轮主轴和压气机叶轮的轴向载荷。故为了达到承受轴向和径向载荷的目的,涡轮增压器中间体壳内还设置有止推套、定距套和端盖等,因此中间体壳内零件数量较多,限制了涡轮增压器的整体尺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式半浮动轴承及包括该轴承的涡轮增压器,以解决上述中间体壳内零件数量较多,限制了涡轮增压器的整体尺寸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整体式半浮动轴承,包括轴承体和主轴,所述半浮动轴承设在涡轮增压器内,所述涡轮增压器包括涡轮端和压气机端,其中:
所述轴承体上设有与润滑系统连接的若干个进油孔,所述进油孔与所述浮动轴承内部连通;
所述半浮动轴承位于压气机端的一侧设有两个止推面,所述两个止推面分别位于所述压气机端的进油孔的两侧。
上述的半浮动轴承,其中,所述主轴在所述压气机端设有止推定距套,所述主轴上设有两个轴肩,以保证所述止推面与所述止推定距套的间隙。
上述的半浮动轴承,其中,所述止推面上加工有多个凹槽。
上述的半浮动轴承,其中,所述凹槽直径分别大于对应的所述止推定距套端面的直径和所述轴肩的直径。
上述的半浮动轴承,其中,在主轴上还加工有润滑油缓冲槽,用于缓冲润滑油和油膜的形成。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其中,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半浮动轴承。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可以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
2)可以减少推力轴承和止推套等零件,减少零件数量,较小整机尺寸;
3)缓冲槽的设计有利于推力面的加工,也有利于油膜的形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式半浮动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整体式半浮动轴承所在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II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原理图和具体操作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轴承体和主轴1,半浮动轴承设在涡轮增压器内,涡轮增压器包括涡轮端和压气机端,轴承体上设有与润滑系统连接的若干个进油孔,进油孔与半浮动轴承内部连通。
本发明半浮动轴承位于压气机端的一侧设有两个止推面3、4,如图2所示,两个止推面3、4分别位于压气机端的进油孔2的两侧。
如图3和图4所示,主轴1在压气机端设有止推定距套6,主轴1上设有两个轴肩(未标出),以保证止推面3、4与止推定距套6之间的间隙。
止推面3、4的凹槽直径分别大于止推定距套6对应的端面直径和对应的轴肩直径,本发明整体式轴承可以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能够改善现有涡轮增压器零件数量多,涡轮增压器整体尺寸受限制的现状。
在主轴1上还加工有润滑油缓冲槽5,用于缓冲润滑油和油膜的形成。
如图2和图3所示,当转子受到从涡轮端指向压气机端的轴向力时,轴向力通过主轴1上的轴肩传递给浮动轴承止推面3,再通过浮动轴承传递给封油板8。当转子受到从压气机端指向涡轮端的轴向力时,轴向力通过止推定距套6传递给浮动轴承上的止推面4,再通过浮动轴承传递给中间体7。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包括上述的半浮动轴承。本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除了上述半浮动轴承部分和现有技术中的存在区别以外,涡轮增压器的其他部分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所知推导得出。
本发明可以减少推力轴承等零件,减少了零件数量之后,从而可以减小整机尺寸。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只是作为范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出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能源重工有限公司,未经三一能源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36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