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液态二氧化碳洗涤织物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13530.7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6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朱成业;孙太林;何蓉;石太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43/02 | 分类号: | D06F43/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63003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态 二氧化碳 洗涤 织物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液态二氧化碳洗涤织物的方法及装置,属于干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国内最普遍的干洗技术是采用烃类(石油类)、氯代烃(如四氯乙烯)作为溶剂。但石油溶剂闪点低,易爆易燃,干燥慢;氯代烃气味刺鼻,毒性较高(一般在空气中的含量限制在50ppm以下)。干洗行业特别是欧美一些国家一直在寻找一种既清洁卫生安全高效的洗涤溶剂。目前使用的清洗剂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绿色大地(Greenearth)清洗剂,它是一种清澈无味的液体,KB值(洗净率)与石油溶剂接近,低于四氯乙烯,但价格昂贵,很难推广;还有一种是RYNEX清洗剂,它的KB值与四氯乙烯差不多,但含水量较高,而且蒸发太慢,不容易再生和回收,干洗周期长。
二氧化碳气体是生命活动的代谢产物和工业副产品,在火力发电、建材、钢铁、化工、汽车尾气及天然二氧化碳气田的生产中都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排放,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全球第二(大约30亿吨),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采用液体二氧化碳作为干洗溶剂是一种发展方向。
目前人们已经开始研制利用液体二氧化碳洗涤织物的方法及设备,但技术都还不成熟,有些容积小,不适合工业洗涤以及医院、酒店、宾馆等较大单位使用,有些价格昂贵不利于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液态二氧化碳洗涤织物的方法及装置。具有洗涤空间大,可应用于工业洗涤以及医院、酒店、宾馆等较大单位使用。制作成本低,有利于推广。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液态二氧化碳洗涤织物的方法,该方法是在静止的压力罐内通过旋转的洗涤桶进行洗涤;织物在压力为50-60bar的压力罐内用液态二氧化碳对织物进行浸泡、旋转、相互摩擦、渗透、灭菌;最后在减压过程中通过液态二氧化碳的迅速膨胀使织物上的污物分离后排出压力罐。
按前述方法构建的装置,包括压力罐,压力罐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罐体,压力罐的封闭端设有密封套管,压力罐的开口端设有口盖。口盖与压力罐的开口端密封连接;压力罐上设有液态二氧化碳注入口、二氧化碳排气口和压力表;压力罐内设有洗涤桶,洗涤桶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桶体,洗涤桶的封闭端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穿过压力罐上的密封套管与传动机构连接;洗涤桶上均布有小孔。
前述装置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和安装在电机和传动轴上的皮带轮,两个皮带轮经皮带传动连接。
前述装置中,所述密封套管内设有轴承和密封组件,密封套管的管口设有压紧螺套。
前述装置中,所述压力罐上设有安全阀和压力传感器接口。
前述装置中,所述压力罐和电机底部设有安装座。
前述装置中,所述洗涤桶的内壁设有一组沿圆周均布的筋板,筋板为L形,开口向下与洗涤桶内壁焊接。
前述装置中,所述压力罐包括罐体和端盖;罐体和端盖经法兰和螺栓连接,连接处为台阶接口,台阶接口处设有密封圈。
前述装置中,所述罐体由罐底、罐筒焊接构成;所述罐体由罐帽和罐口焊接构成;罐口与口盖密封连接;焊接接口处设有坡口,坡口中堆有焊料,焊料高于压力罐表面1-3mm。
前述装置中,所述洗涤桶的桶壁上设有沿圆周均布的一组滚轮组件,滚轮组件上的滚轮与罐筒滚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是在静止的压力罐内通过旋转的洗涤桶进行洗涤;压力罐内的压力可保持在50-60bar,确保罐内的液态二氧化碳不会变成气体挥发,通过液态二氧化碳对织物进行浸泡、旋转、相互摩擦、渗透、灭菌;最后打开二氧化碳排气口在减压过程中通过液态二氧化碳的迅速膨胀使织物上的污物分离后排出压力罐。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有利于推广。具有洗涤空间大的特点,可应用于工业洗涤以及医院、酒店、宾馆等较大单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三维视图;
图3是图1中法兰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密封套管处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35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