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动态调节步长的AGC机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13396.0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9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朱翠兰;鄢发奇;张小白;滕贤亮;刘志成;吴继平;李晓红;于昌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电网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430077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动态 调节 步长 agc 机组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动态调节步长的AGC机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是电力系统频率和联络线功率控制的重要手段。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具备AGC功能机组数量的不断增加,AGC已成为电网日常调度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AGC的控制效果与机组的控制逻辑密切相关。AGC机组控制模式由基点功率模式和调节功率模式组成,以往最常用的基点功率模式为“实时功率”,即在机组实际出力基础上叠加分配得到的调节量作为机组的目标出力。
近几年,随着日内、实时发电计划技术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AGC用户选择使用计划值作为机组的基点功率,同时参与区域控制偏差(Area Control Error,ACE)的调整。这种控制模式下,机组调节过程更加复杂:一方面,机组在参与ACE调节时希望能充分发挥其调节速率进行快速调节;另一方面,ACE回到死区后又希望机组能逐步调节,平稳返回计划值,避免给电网带来新的不平衡扰动。这样一来,单一的调节步长参数已无法完全适应AGC实时控制的要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对以计划值或其他给定值作为基点功率的机组,提供一种基于动态调节步长的AGC机组控制方法,在不同的调节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调节步长等控制参数,在AGC系统中实现机组的精细化控制,合理充分发挥机组的调节性能,提高控制区域的整体控制效果。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基于动态调节步长的AGC机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AGC系统中设置机组的控制参数、控制区域的ACE区间门槛参数,所述机组的控制参数包括正常控制参数和返回控制参数;
(2)检查机组上次指令的倒计时是否结束,若已结束则开始本轮新控制指令的计算,进入步骤(3);
(3)根据ACE的情况计算当前机组的基点功率Pbase和调节功率Preg,将所得的基点功率Pbase和调节功率Preg相加得到机组的期望目标出力Pdes;
(4)根据ACE和上次指令情况,检查当前机组是否处于返回过程,若处于返回过程则使用返回控制参数计算新目标出力Ptarg;否则使用正常控制参数计算新目标出力Ptarg;
(5)计算机组的新目标出力Ptarg与实际出力Pact的偏差是否大于控制死区,若是则将新目标出力Ptarg作为控制指令下发到电厂执行。
具体的,所述机组的控制参数包括正常控制参数和返回控制参数,所述正常控制参数包括正常调节步长△Ps、控制死区ΔPd和正常调节速率R,所述返回控制参数包括返回受限时间△Tret、返回调节步长△Ps'和返回调节速率R'。
更为具体的,所述返回调节步长△Ps'小于正常调节步长△Ps,所述返回调节速率R'小于正常调节速率R,确保返回过程每次调节的幅度不至于过大,返回时间不至于过短,使得返回过程尽可能地平稳,从而有效避免给电网带来新的扰动。
具体的,所述步骤(4)具体是指:机组只在参与ACE调整后的返回受限时间△Tret内,受返回调节步长△Ps'和返回调节速率R'的约束;其他时间,机组受正常调节步长△Ps和正常调节速率R的约束。
更为具体的,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41)检查机组是否同时满足:(a)上次指令参加了ACE调节,(b)本轮无ACE调节需求,(c)当前时间和机组上次指令下发时间之差小于返回受限时间△Tret;
(42)若步骤(41)检查结果为是,则认为机组处于返回过程,使用返回调节步长△Ps'和返回调节速率R'对机组的目标出力Ptarg进行约束:
当机组的期望目标出力Pdes大于等于实际出力Pact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电网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中电网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33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相机参数标定的高精度标定板
- 下一篇:一种车载多屏导航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