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栅读数系统的信号源的修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13043.0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7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依力;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38 | 分类号: | G01D5/38;G01M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栅 读数 系统 信号源 修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光栅读数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栅读数系统的信号源的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光栅读数系统多数为进口设备,并且结构复杂,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信号故障,只能对读数头进行整体的替换,无法进行修复,并且需要联系厂家进行置换和购买,维护周期长并且费用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光栅读数系统的信号源的修复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信号源的修复周期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栅读数系统的信号源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故障的光栅读数系统进行检测,确定光栅读数系统的故障类型,当故障类型为光源损坏时,对光源进行更换;当故障类型为输出信号减弱时,增加光栅读数系统的信号源的电压;当故障类型为系统位置偏差时,对输出信号进行校正。
进一步地,对光源进行更换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将位于光栅读数系统的读数头内的被替换光源取出,选择与被替换光源规格相同的替换光源;固定替换光源,使替换光源于指定位置;对替换光源的输出信号进行测试,观察并调节替换光源输的出信号的振幅,使替换光源的振幅等于被替换光源的振幅。
进一步地,对输出信号进行校正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对光栅读数系统的读数头的输出信号进行测试;通过调节光栅读数系统上的挡光元件对输出信号进行调节,使调节后的输出信号与正常输出信号相同。
进一步地,对输出信号进行测试的仪器为示波器。
进一步地,增加光栅读数系统的信号源的电压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对光栅读数系统的读数头内的信号源进行电压测试,检测信号源电压;根据信号源的电压对光栅读数系统的信号线路中的电位器进行调节,将信号源的电压增大到额定值。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对光栅系统进行检测,判断出现的故障类型,根据不同的故障类型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针对为光源损坏的故障,可对光源进行更换;针对系统位置偏差的故障,对输出信号进行校正;针对输出信号减弱的故障,增加信号源的电压。通过上述的修理方式,可使读数头继续进行工作,无需对读数头进行整体替换,修复过程时间短,成本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光栅读数系统信号源修复方法的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光栅读数系统信号源修复方法的步骤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光栅读数系统信号源修复方法包括:对故障的光栅读数系统的进行检测,判断故障类型,并根据不同的故障类型选择不同的修复方式。其中,针对为光源损坏的故障,可对光源进行更换;针对系统位置偏差的故障,对输出信号进行校正;针对输出信号减弱的故障,增加信号源的电压。通过上述的修理方式,可使读数头继续进行工作,无需对读数头进行整体替换,修复过程同时短,成本低。
当出现光源损坏的故障时,光栅读数系统的表现为不产生读数,针对此情况的修复具体包括,将读数头内的被替换光源取出,检测被替换光源的参数,并选择参数与被替换光源相同的替换电源。在选定替换电源后,将替换电源固定在信号电路中的指定的电源连接处,开始对替换电源的输出信号进行测试和调节,直至替换电源的输出信号与被替换信号的输出信号相同。
在上述过程中,对替换光源的参数的检测包括但不限于下列的参数:种类、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值等,例如被替换光源为额定电压1.7V,额定电流1A的二极管,则替换光源也应选用额定电压1.7V,额定电流1A的二极管,而不能选择额定电压1.7V,额定电流1A的小灯泡,这样选出的替换电源可直接的应用在信号电路中,并无需对信号电路进行调整,减低修复难度,提高修复效率。当无法寻找到与被替换电源参数完全一致的替换电源时,替换电源应满足被替换电源的种类一致,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相近的条件,并根据替换电源的参数对信号电路进行一定的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30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容器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主动场全磁屏蔽鼠笼形干式半铁芯电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