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硫化钼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512991.2 | 申请日: | 2012-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1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美仙;王谭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G39/06 | 分类号: | C01G39/06;B82Y30/00;B01J27/051;H01M4/8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 地址: | 10087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硫化钼 纳米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硫化钼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催化和能量转换的领域。
背景技术
二硫化钼作为一种具有类石墨烯结构的层状半导体材料,如今已经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并在微电子领域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二硫化钼不仅仅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其同样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作为一种传统的加氢脱硫催化剂,二硫化钼在工业上的应用已经有数十年,同时,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二硫化钼对于氢析出反应(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同样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能够用于环保性的氢能源的获取。这使得其在催化领域和能量转换领域都具有极好的应用潜能。
虽然二硫化钼具有一些潜在的催化性能,但微米级的体相二硫化钼催化活性极弱,应用价值较小,只有当二硫化钼的尺寸降低至纳米级的时候,其显著的催化活性才会表现出来。传统的合成二硫化钼纳米颗粒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化学气相沉积法,这种方法通常是以Mo为原材料,在H2S气氛中高温反应,从而得到二硫化钼粉末;另一种方法则是液相生长,其通常以(NH4)6MoO24·4H2O或(NH4)2MoS4为原材料,然后用化学还原或者电还原的方法得到纳米二硫化钼。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然而,总的来说,它们都面临着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尤其是化学气相沉积法。
为实现能源的高效低成本转化,拓展二硫化钼的实际应用前景,必须考虑用更简便的方法获得高催化活性的二硫化钼纳米颗粒。二硫化钼在自然界中以辉钼矿的形式大量存在,然而体相的辉钼矿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催化活性,如果能够将辉钼矿直接转变成高活性的二硫化钼纳米颗粒,那么该方法一定能够极大地提升二硫化钼的实际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硫化钼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二硫化钼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辉钼矿或微米级二硫化钼与离子液体和/或有机溶剂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将该混合物进行研磨和/或超声,然后经分离即得到所述二硫化钼纳米颗粒。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微米级二硫化钼是指商品化的二硫化钼微米级粉末,其粒径大于1微米。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离子液体的阳离子为咪唑类化合物,阴离子为四氟硼酸根或六氟磷酸根,所用离子液体具体可为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等;
所述有机溶剂可为DMF、DMSO、N-甲基吡咯烷酮、氯苯、硝基苯、苯甲腈、N-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氯仿、乙醇、甲苯、N-乙烯基吡咯烷酮、N-正辛基吡咯烷酮、苯甲酸卞酯、环己酮或异丙醇。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离子液体与所述有机溶剂的质量配比可为1:(0.01~100),如1:0.25。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混合物中,所述辉钼矿或微米级二硫化钼与离子液体和/或有机溶剂的质量份数比可为1:(0.01~100000),具体可为1:1、1:1000或1:10000;
所述研磨的时间可为0.1h~200h,具体可为0.5h~10h、0.5h或10h;
所述超声的时间可为0.1h~200h,具体可为3h~20h、3h或20h。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方法采用超声方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混合物中加入水的步骤,其中水与所述离子液体或有机溶剂的质量配比可为1:(0.01~100),如1:3。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在将辉钼矿或微米级二硫化钼与离子液体和/或有机溶剂进行混合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辉钼矿或微米级二硫化钼进行粉碎的步骤。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方法通过过滤、离心、柱层析和/或凝胶电泳的方式对所述混合物进行分离;
采用过滤进行分离时,可采用孔径为50nm~800nm的滤纸或者滤膜进行过滤;
采用离心进行分离时,可采用100rpm~30000rpm的转速进行分离,分别收集不同转速下的沉淀即可,如在4000rpm~8000rpm的范围内进行分离;
采用柱层析进行分离时,可采用甲醇、水、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丙酮、乙醇、甲苯及其混合溶剂作为洗脱剂进行洗脱,分别收集流出产物即可;
采用凝胶电泳进行分离时,可以琼脂或聚丙烯酰胺为介质在外加电场下对产物进行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29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