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捏弹出式硬币盒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12948.6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7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席乐;王伟;张辉;李苏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45C1/12 | 分类号: | A45C1/12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出式 硬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硬币储存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手捏弹出式硬币盒。
背景技术
硬币支付是人们在日常现金交易中支付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硬币体积小、面额小,因此在大量携带时,金属相互碰撞有异响,重量相对较重,不太方便携带,且容易丢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捏弹出式硬币盒,方便人们携带硬币,解决大量硬币携带时产生的异响或丢失等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捏弹出式硬币盒,包括盒体和设置在盒体顶部的盒盖,盒体的底部设有底部开口,所述的盒盖通过其底部的滑槽和盒体顶部的侧滑轨及滑轨配合实现滑动连接,盒体的内部设有用于顶紧硬币的顶紧装置,顶紧装置包括与底部开口配合的底部盒盖以及依次设置在底部盒盖上的弹簧和垫片,盒体上部侧壁上设有硬币出口;所述的盒盖由对称的两部分组成,且两部分之间通过卡簧连接,盒盖的底部设有用于挤出硬币的挤压槽,且挤压槽与硬币出口位置相对应。
本发明所述的卡簧通过盒盖上设置的卡簧顶角卡槽与盒盖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盒盖两部分对称结构为半圆形。
本发明所述的挤压槽为梯形,且对称分布在盒盖的两部分。
本发明所述的手捏弹出式硬币盒整体形状为椭圆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硬币盒小巧精致、结构简单,方便储存硬币,方便携带,且利用挤压弹出结构可快速弹出硬币,内部的弹簧压紧装置可保证硬币在内部不产生晃动,提高使用硬币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盒盖及盒体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盒盖在初始状态和硬币挤出状态的示意图;
图示标记:1、盒盖,2、盒体,3、硬币出口,4、卡簧,5、垫片,6、弹簧,7、底部开口,8、侧滑轨,9、滑轨,10、卡簧顶角卡槽,11、挤压槽,12、滑槽,13、顶紧装置,14、底部盒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手捏弹出式硬币盒,包括盒体2和设置在盒体2顶部的盒盖1,盒体2的底部设有底部开口7,所述的盒盖1通过其底部的滑槽12和盒体2顶部的侧滑轨8及滑轨9配合实现滑动连接,盒体2的内部设有用于顶紧硬币的顶紧装置13,顶紧装置13包括与底部开口7配合的底部盒盖14以及依次设置在底部盒盖14上的弹簧6和垫片5,盒体2上部侧壁上设有硬币出口3;所述的盒盖1由对称的两部分组成,且两部分之间通过卡簧4连接,盒盖1的底部设有用于挤出硬币的挤压槽11,且挤压槽11与硬币出口3位置相对应。
卡簧4通过盒盖1上设置的卡簧顶角卡槽10与盒盖1连接。
盒盖1两部分对称结构为半圆形。
挤压槽为梯形11,且对称分布在盒盖1的两部分。
手捏弹出式硬币盒整体形状为椭圆体。
实际操作时,打开底部盒盖,依次取出弹簧和垫片,然后把硬币从底部开口装入,再依次装入垫片及弹簧,装满后插入底部盒盖。
需要取出硬币时,向内侧挤压上盒盖,硬币受挤压梯形槽的侧向力被挤出出币口,松开挤压式上盒盖后,在卡簧的作用力下,上盒盖还原到初始位置,下一个硬币在底部弹簧的作用力上向上移动一个位置,继续停留在上盒盖的梯形挤压槽内等待下一次挤压出币。
通过此硬币盒,利用挤压弹出结构可快速弹出硬币,且每次只能取出一个硬币,内部的弹簧压紧装置可保证硬币在内部不产生晃动,提高使用硬币的便捷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29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护酸泵安全卸酸的方法
- 下一篇:轴承防尘盖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