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线缆破损检测的复绕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512925.5 | 申请日: | 2012-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1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强;竺永宏;金伟;冯帆;朱锦州;林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0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张向飞 |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破损 检测 复绕机 | ||
1.一种带线缆破损检测的复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所述的机体(1)的左侧设置有放线机构(2),在机体(1)的右侧设置有收线机构(5),在收线机构(5)与放线机构(2)之间设置有用于对复绕的线缆进行实时检测的线缆破损检测装置(28),所述的线缆破损检测装置(28)内设置有位置感应器(29),当所述的线缆破损检测装置(28)检测到线缆的破损位时自动停机,位置感应器(29)对破损位置进行记录并能够使线缆反向运动进行自动回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线缆破损检测的复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体(1)上还设置有放线涨紧调节机构(3),在机体(1)的中部设置有排线过渡机构(4),所述的机体(1)的右部设置有收线涨紧机构(6),待复绕的线缆放置在放线机构(2)内,线缆经放线涨紧调节机构(3)、排线过渡机构(4)以及收线涨紧机构(6)后最后输送到收线机构(5)中进行复绕收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线缆破损检测的复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线机构(2)包括放线盘固定架(7)、放线驱动盘轮(8)以及放线驱动电机(9),所述的放线驱动盘轮(8)与放线驱动电机(9)连接,待复绕的线缆套在放线盘固定架(7)上且一端固定在驱动盘轮上,所述的放线驱动电机(9)带动放线驱动盘轮(8)转动实现放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线缆破损检测的复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线涨紧调节机构(3)包括放线涨紧轮(10)、放线调节轮(11)以及三根变向导轴组件(12),在放线调节轮(11)上设置有放线幅度调节支架(13),其中两根变向导轴组件(12)纵向排列,另一根边向导轴组件横向排列,放线机构(2)上输出的线缆经三根变向导轴组件(12)后连接到放线涨紧轮(10)和放线调节轮(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线缆破损检测的复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线过渡机构(4)包括上排的小过渡轮(14)、中排的中过渡轮(15)以及下排的下过渡轮(16),从放线调节轮(11)上输出的线缆输送到下过渡轮(16)上,最后连接到中过渡轮(15)以及小过渡轮(1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线缆破损检测的复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线涨紧机构(6)包括收线小盘轮(17)、收线涨紧轮(18)以及收线调节轮(19),所述的收线调节轮(19)上设置有收线幅度调节支架(20),经小过渡轮(14)输出的线缆输送到收线小盘轮(17)上,最后连接到收线涨紧轮(18)以及收线调节轮(19)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线缆破损检测的复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线机构(5)包括排线部件(21)、收线固定架(22)、收线驱动盘轮(23)以及收线驱动电机(24),所述的收线驱动盘轮(23)与放线驱动电机(9)连接,所述的收线驱动电机(24)带动收线驱动盘轮(23)转动实现收线,所述的排线部件(21)包括移动件(25)、变向轮(26)以及排线导轮(27),所述的排线导轮(27)连接在移动件(25)上,经收线调节轮(19)输出的线缆输送到变向轮(26)后再输送到排线导轮(27)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线缆破损检测的复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体(1)内设置有PLC控制器(30),线缆破损检测装置(28)、收线驱动电机以及放线驱动电机均连接到PLC控制器(3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292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厕所用感应式节能灯
- 下一篇:一种消除AC-LED芯片频闪的电源转化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