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音降噪的盘管换热器及超静音风机盘管和消声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512862.3 | 申请日: | 2012-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7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君;王海涛;吕建军;马全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卡林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F24F13/30;F24F13/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静音 换热器 风机 消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盘管换热器及相应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静音降噪的盘管换热器及超静音风机盘管和消声换热器。
背景技术
风机盘管通常设于空调系统中,并用以提供从待调节空间返回到空调系统的空气与以液体、蒸汽或气体等形式介质之间的热交换关系。
当风机将返回空气吸入到风机盘管单元内并抽吸到热交换器盘管上方时,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噪声。
这些噪声均是由气动力噪声与机械噪声相互合成的。机械噪声取决于旋转部件的加工、动平衡及装配精度,即取决于产品质量;气动力噪声则仅与送风静压和风量有关。通常,风机盘管的气动力噪声一般高于机械噪声。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取在管道系统中设置各种消声装置来进行减噪静音,但这些设备均需较高的制造费用或购置费用,并且在组装的过程还需要多个繁杂的安装工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消声效果明显、成本较低的静音降噪的盘管换热器及超静音风机盘管和消声换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音降噪的盘管换热器,该盘管换热器内设有多组弯折型换热翅片,所述多组换热翅片沿着空气流动的方向排列并在盘管换热器内形成多组空气流道,其中,在所述空气流道两侧的换热翅片上沿着空气流动的方向左右交替开具有直径为0.3~1.0mm的微孔或者在间隔的换热翅片上开有直径为0.3~1.0mm的微孔;空气流动时在垂直于空气流动方向的平面上,气流通过一个换热翅片上微孔,所述的微孔与对侧换热翅片的片体至少在局部形成微孔板吸声腔体空间。
优选地,每个换热翅片是由多个片状结构两两经由弯折部连接而成的弯折型整体结构,在间隔的片状结构上开有所述的微孔,且相邻换热翅片上开有微孔的片状结构沿着空气流动的方向交替设置。
优选地,相邻的换热翅片均开有微孔,在垂直于空气流动方向或沿着空气流动方向上,相邻换热翅片两侧开具的微孔交替设置。
优选地,相邻的换热翅片中仅有一个换热翅片上开有微孔。
优选地,所述微孔的开孔率为1~5%。
优选地,每组弯折型换热翅片中相邻换热翅片的间距为0.8~3.0mm。
优选地,:所述风机涡壳和盘管换热器的内壁至少局部设有厚度为3~8mm的微孔板吸声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静音风机盘管,包括依次连接的风机涡壳以及上述的盘管换热器,所述盘管换热器内部贯穿有水管。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静音消声换热器,所述超静音消声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换热器本体的空气侧设有风道,所述风道中设有上述的盘管换热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静音降噪的盘管换热器通过在换热翅片上以位置交替的方式开具微孔,使得气流在通过该微孔时,能够在局部形成微孔板吸声腔体空间,从而能够利用低声质量、高声阻的共振吸声结构来达到降低风机盘管或消声换热器气动力噪声的目的;而且,本发明无需安装复杂、高成本的各种消声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消声效果明显、成本极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超静音风机盘管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超静音风机盘管中盘管换热器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盘管换热器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盘管换热器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盘管换热器又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空气流道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5,其中示出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
首先,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的一种超静音风机盘管包括依次连接的风机涡壳1以及内部贯穿有水管4(如图2所示)的静音降噪的盘管换热器2。优选地,所述风机涡壳1和盘管换热器2的内壁至少局部设有厚度为3~8mm的微孔板吸声腔7;本发明的盘管换热器2内设有多组弯折型换热翅片3,所述多组换热翅片3沿着空气流动的方向(图2中所示的A向)排列并在盘管换热器2内形成多组空气流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卡林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卡林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28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