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解铝废阳极料渣高温煅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512011.9 | 申请日: | 2012-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2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邹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铝城铝业原材料研究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王娟;郭防 |
| 地址: | 550014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铝 阳极 高温 煅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铝废阳极料渣高温煅烧方法,特别是一种碳素高温除硫除氟化盐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金属铝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电解铝产能逐年攀升,以下是2009-2010年全国各地区电解铝的产量及数据分析表:
单位:万吨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0全国电解铝累计产量为1,502.25万吨,同比增长24.88%。以2010年贵州电解铝产量72.6万吨计算,所消耗的氟化盐为3.6万吨,碳素制品40万吨以上,产生的电解铝废渣在10万吨以上,其中废碳素达7万吨左右。
本发明的申请人及发明人在2010年分别申请了电解铝废料分离提纯方法(专利号201010168303.6)以及电解铝废料磁选方法(专利号201010168403.9),对电解铝废料的回收再利用进行了初步的试验和探索,并在所得的碳素材料(碳粉)基础上,于2011年研究并申请了以下专利:电解铝废料加工焦炭的方法及专用装置、申请号201110397026.0,一种炼铝碳素材料制备方法和装置及采用的原料、申请号201110419835.7等专利,对碳素材料的进一步加工进行了研究。申请人发现,所公开的技术中,所得的碳素材料制备碳素产品,需要先用沥青、焦油捏合、压型,工艺较为复杂,所用设备多,加热时间长,能耗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铝废阳极料渣高温煅烧方法。直接对电解铝废料的回收废阳极料渣材料进行高温煅烧,脱硫脱氟,工艺简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电解铝废阳极料渣高温煅烧方法,将电解铝废阳极料渣破碎、球磨,通过浮选,分离出碳粉,再经过磁选去除其中的含铁杂质,将碳粉通过煅烧炉进行煅烧,除去碳粉中的氟化盐和硫,得到高纯度碳粉。
上述的电解铝废阳极料渣高温煅烧方法,所述煅烧为将碳粉放入煅烧炉内,先利用煅烧的预热对碳粉进行干燥、预热,然后在1700-1900℃煅烧,使碳粉中的氟化盐和硫气化,煅烧后的碳粉通过余热回收、冷却后,得到高纯度碳粉。
上述的电解铝废阳极料渣高温煅烧方法,气化的氟化盐和硫通过淋洗回收后,再分选得到氟化盐和硫。
上述的电解铝废阳极料渣高温煅烧方法,所述电解铝废阳极料渣为火眼碳渣、阳极灰,阳极残渣或阳极糊。
本发明将电解铝废料回收的碳粉直接进行高温煅烧,减少了掺和沥青、焦油捏合、压型的工艺,更加简单,而且与焙烧的炭块相比,碳粉颗粒小,升温快,在煅烧炉中能够很快达到1700℃上的高温,使得硫和氟化盐(氟化钠为主)以及挥发分气化而脱出。因此本发明的煅烧时间大大缩短,在10-20分钟即可完成,节约了大量的加热时间和电能。经过煅烧后的碳粉,具有低挥发份、低硫、高纯度、品质更均衡的优点,可作为优质碳素原料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电解铝废阳极料渣高温煅烧方法,将电解铝废阳极料渣破碎、球磨,通过浮选,分离出碳粉,再经过磁选去除其中的含铁杂质,将碳粉通过煅烧炉进行煅烧,除去碳粉中的氟化盐和硫,得到高纯度碳粉。煅烧炉可采用现有的石墨煅烧炉等成品。
具体的煅烧方法为将碳粉放入煅烧炉内,先利用煅烧的预热对碳粉进行干燥、预热,然后在1700-1900℃煅烧,使碳粉中的氟化盐和硫气化,煅烧后的碳粉通过余热回收、冷却后,得到高纯度碳粉。
煅烧炉气化的氟化盐和硫通过淋洗回收后,再分选得到氟化盐和硫。
电解铝废阳极料渣为火眼碳渣、阳极灰,阳极残渣或阳极糊等电解铝工业中的阳极料渣。
本发明的实施例2。电解铝废阳极料渣高温煅烧方法,将火眼碳渣、阳极灰,阳极残渣或阳极糊等电解铝废阳极料渣破碎、球磨,通过浮选,分离出碳粉,再经过磁选去除其中的含铁杂质,将碳粉通过煅烧炉进行煅烧,将碳粉放入煅烧炉内,先利用煅烧的预热对碳粉进行干燥、预热,然后在1800℃煅烧,使碳粉中的氟化盐和硫气化,煅烧后的碳粉通过余热回收、冷却后,得到高纯度碳粉。
煅烧炉气化的氟化盐和硫通过淋洗回收后,再分选得到氟化盐和硫。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铝城铝业原材料研究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铝城铝业原材料研究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20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