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病、抗虫、抗除草剂的三抗性棉花品种选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11352.4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9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华;刘亚平;杨兆光;肖远龙;李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棉花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黄新平 |
地址: | 332105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病 抗虫 除草剂 抗性 棉花 品种 选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病、抗虫、抗除草剂的三抗性棉花品种选育方法。
技术背景
目前利用转基因生物技术国内已研究出转双价抗病基因(Chi+Glu)棉,转双价抗虫抗草甘膦除草剂基因(Cry1Ac+EPSPS)棉,以及单价的转Bt抗虫基因棉。在生产上这些品种在抗性上还不完善,要么抗病不抗虫不抗除草剂,要么不抗病(枯萎病、黄萎病)仅抗虫抗草甘膦除草剂,还有就是仅抗虫、不抗病也不抗广谱性的草甘膦除草剂。现今的高效轻简化棉花生产模式要求研究出一种既抗棉花枯、黄萎病,又抗棉铃虫和抗广谱性除草剂草甘膦的具有三种抗性的棉花高产新品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既抗棉花枯萎病、黄萎病,又抗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同时还抗广谱性除草剂草甘膦的三抗性棉花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的抗病、抗虫、抗除草剂的三抗性棉花品种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转双价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抗病基因(Chi+Glu)棉为母本,转双价Bt晶体蛋白抗虫基因和5-烯醇式丙酮酸基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抗草甘膦基因(Cry1Ac+EPSPS)棉为父本进行杂交,取得F1代杂交棉种子;
2、将F1代种子直接播种种植长出的便是具有三种抗性的棉花。
本发明的三抗性棉花的选育方法培育出的杂交棉高抗棉枯、黄萎病,抗指分别为2.08和1.50;中抗棉铃虫,抗指30>L≥10;高抗草甘膦,抗效74.5%。单铃重6.1g,衣分43.0%,与目前优质杂交抗虫棉相当,籽棉产量238.7kg/667m2,皮棉产量104.3kg/667m2,分别比当地对照种赣棉杂1号增产6.71%和8.30%。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抗病、抗虫、抗除草剂的三抗性棉花品种选育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亲本组集:收集抗草甘膦材料3份:206(抗草甘膦)、207(抗草甘膦)、208(抗草甘膦抗缺钾);抗草甘膦抗虫双抗材料1份:209(抗草甘膦抗虫);抗病材料5份:双价抗病棉、中植棉2号、中植棉6号、中植棉8号、新植棉5号;抗虫材料多份:021、022、023、赣抗棉1号、赣抗棉3号、中50、中58等;其它各种性状优质高产材料若干份。种植试验地里,观察其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等,同时抗性材料作抗性鉴定。
2、抗草甘膦鉴定筛选:抗草甘膦材料在苗床和棉花现蕾前分别用10%草甘膦40倍液直接喷雾,不抗的棉株被杀死,通过鉴定各材料抗性在16~65%之间,拨除死株和受伤株,保留正常株,下年继续种植,再鉴定,通过连续4年筛选提纯,抗性提高到80~95%。
3、抗枯、黄萎病性鉴定筛选:病圃外大田中常规播种,营养钵育苗。棉苗三叶期时分别移栽入棉枯、黄萎病圃中,每个品种材料和对照(设冀棉11为感病对照,豫棉21为抗病对照)4次重复,随机排列,每行为一个重复,株距30cm,行距80cm,每小区植棉20株。棉枯、黄萎病从发病后每个月调查1-2次,并在10月下旬理论测产,室内考种。发病株调查采用国内枯、黄萎病统一分级标准。
4、抗虫性鉴定筛选:将裁剪好的聚氨酯人造海绵填入聚丙烯塑料盒底部,并用手术刀在人造海绵上等距离划三个长2cm的缝口,之后注入15ml纯净水使人造海绵均匀吸水后,用镊子将棉叶直立插入盒中海绵缝口中,每盒插叶三张,每叶接初孵幼虫2条,每盒接虫6条,以一盒为一个重复,每个测试材料为三个重复(三盒)作一个处理。生测培养室温控制在26-28℃,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以自然光照为光照周期,接虫后5天检查活虫数。
5、配组合:用稳定的抗性材料(抗草甘膦材料、抗病材料、抗虫材料)和其它优良性状材料采取性状互补,优势互补的原则,相互杂交,配制组合30个:分别是1、德安大桃×023;2、207×赣999;3、207×FJA ;4、FJA×207;5、207×023;6、023×207;7、208×201;8、201×208;9、208×苏联棉;10、苏联棉×208;11、208×022;12、022×208;13、208×抗3;14、抗3×208;15、208×205;16、205×208;17、209×赣11;18、赣11×209;19、209×023; 20、209×022;21、209×双价抗病棉;22、双价抗病棉×209;23、209×FJA;24、FJA×209;25、209×苏联棉;26、苏联棉×209;27、209×德安大桃;28、德安大桃×209;29、209×LKS;30、LKS×20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棉花研究所,未经江西省棉花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13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防止缠头发的扫帚
- 下一篇:卫生牙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