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聚羧酸水泥分散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11334.6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7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冉千平;周栋梁;刘加平;杨勇;刘金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攀枝花博特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38 | 分类号: | C08F220/38;C08F216/18;C08F216/20;C08F216/14;C08F4/40;C04B24/16;C04B103/4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蒋家华 |
地址: | 2111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羧酸 水泥 分散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动态聚羧酸水泥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摩尔比为1:(2~10)的单体A和单体B聚合而成,所得的动态聚羧酸水泥分散剂的分子量为2~8万;
所述单体A的结构式为:其中,R1为H或CH3;X为O、CH2O或CH2CH2O;p为20~200的整数;所述单体B的结构式为:其中,R2为H或CH3;R3为或n为1~4的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聚羧酸水泥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A为乙烯基聚乙二醇醚、烯丙基聚乙二醇醚、3-丁烯-1-醇基聚乙二醇醚、甲代烯丙基聚乙二醇醚或3-甲基-3-丁烯-1-醇基聚乙二醇醚中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配比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聚羧酸水泥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B为对羟基苯磺酸丙烯酸酯、羟甲基磺酸丙烯酸酯、2-羟基乙磺酸丙烯酸酯、3-羟基丙磺酸丙烯酸酯、4-羟基丁磺酸丙烯酸酯、对羟基苯磺酸甲基丙烯酸酯、羟甲基磺酸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乙磺酸甲基丙烯酸酯、3-羟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酯或4-羟基丁磺酸甲基丙烯酸酯中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配比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动态聚羧酸水泥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B由单体C和单体D酯化而成,所述单体C的结构式为其中,R2为H或CH3;所述单体D的结构式为OH-R3-SO3H ,其中,R3为或其中n为1~4的整数。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动态聚羧酸水泥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单体A与质量用量为单体A质量的0.45-2倍的水混匀,升温至30~70℃,并加入氧化剂;
②将单体B、链转移剂和质量用量为单体B质量的0.35-2倍的水混匀;
③将步骤②所得物料和质量浓度为0.6-13%的还原剂水溶液,同时在2-6h滴加到步骤①所得物料中,滴加完毕后,保温1.5-2.5h;
④向步骤③所得物料中滴加质量浓度为0.2-7%的还原剂水溶液,滴加完毕后保温0.5-1.5h,得动态聚羧酸水泥分散剂;
前述,单体A和单体B的摩尔比为1:(2~10);氧化剂的摩尔用量为单体A和单体B总摩尔数的0.5~5%;还原剂的摩尔用量为单体A和单体B总摩尔数的0.2~5%;链转移剂的摩尔用量为单体A和单体B总摩尔数的0.5~5%;步骤③中的还原剂水溶液的质量与步骤④中还原剂水溶液的质量比为3-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态聚羧酸水泥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为质量浓度不高于30%的双氧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态聚羧酸水泥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为亚硫酸碱金属盐、莫尔盐、L-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或甲醛次硫酸氢钠中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配比的混合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态聚羧酸水泥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硫酸碱金属盐为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氢钠或连二磷酸钠中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配比的混合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态聚羧酸水泥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为L-抗坏血酸或甲醛次硫酸氢钠或两者任意配比的混合物。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态聚羧酸水泥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转移剂为巯基乙醇、巯基乙酸、2-巯基丙酸或3-巯基丙酸中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配比的混合物。
11.由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动态聚羧酸水泥分散剂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动态聚羧酸水泥分散剂。
12.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态聚羧酸水泥分散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掺量为水泥混凝土胶材总质量的0.03-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攀枝花博特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攀枝花博特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13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悬置塑料衬套
- 下一篇:一种进出风在同侧的鼓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