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图像特征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10588.6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1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郑智民;刘金鑫;许利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图像 特征 信息 传输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像特征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更多领域中引入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例如,在中医医疗技术领域,即出现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中医远程医疗方案。
在目前的中医远程医疗方案中,是基于用户端设备和医生端设备,通过视频直接传输和语音通话实现中医远程诊断,其中,网络摄像头和显示器可以用作望诊器,耳麦和电话免提可以分别用作闻诊器和问诊器,使用特制的可将脉搏震动转换为电信号又可将电信号转换成脉搏震动的设备作为切诊器,通过通信网络实现中医四诊。
然而,在上述方案的望诊环节中,是由用户端设备将采集的人体原始图像或人体视频,直接传输给医生端设备,并在医生端设备上输出显示,以供医生根据显示的图像或视频进行中医诊断。由于传输的是原始图像或视频,从而导致数据传输量较大,对通信网络的网络资源要求较高,进而限制了方案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特征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中医远程诊断技术中存在的对传输中医诊断所需信息的网络资源的要求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特征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获取对人体指定部位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采集图像;
对获取的所述采集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所述采集图像的特征信息;
向辨识服务器发送所述特征信息,用于所述辨识服务器按照中医理论对所述特征信息进行辨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对人体指定部位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采集图像;
提取单元,用于对获取的所述采集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所述采集图像的特征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向辨识服务器发送所述特征信息,用于所述辨识服务器按照中医理论对所述特征信息进行辨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图像特征信息传输系统,包括:图像处理装置和辨识服务器,其中: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用于获取对人体指定部位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采集图像;并对获取的所述采集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所述采集图像的特征信息;以及向所述辨识服务器发送所述特征信息;
所述辨识服务器,用于按照中医理论对接收的所述特征信息进行辨识。
本发明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在获取到对人体指定部位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采集图像之后,不再是直接将采集图像传输给辨识服务器,而是对获取的采集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该采集图像的特征信息,并将得到的特征信息发送给辨识服务器,用于辨识服务器按照中医理论对该特征信息进行辨识。相比现有技术中传输原始图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传输的是所提取的采集图像的特征信息,由于特征信息的数据量小于采集图像的数据量,从而减少了传输中医诊断所需信息需要的网络资源,即降低了对网络资源的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特征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图像特征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图像特征信息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给出降低对传输中医诊断所需信息的网络资源的要求的实现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特征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特征信息传输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获取对人体指定部位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采集图像。
步骤102、对获取的该采集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该采集图像的特征信息。
步骤103、向辨识服务器发送该特征信息,用于辨识服务器按照中医理论对该特征信息进行辨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05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