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10402.7 申请日: 2012-11-19
公开(公告)号: CN102940780A 公开(公告)日: 2013-02-27
发明(设计)人: 董翠锋;云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 董翠锋
主分类号: A61K36/898 分类号: A61K36/898;A61P13/00;A61K35/5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2500 山东省青***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小儿 遗尿 中药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小儿遗尿俗称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小儿经常在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本病预后良好,但如果长期不愈,可使儿童精神抑郁,影响身心健康。。目前西医治疗常用盐酸丙咪嗪、遗尿丁、山莨菪碱等,短期疗效尚可,但有一定副反应,停药后复发率很高。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合物治疗小儿遗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小儿遗尿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单肾草,银杏根,蔷薇根,五香血藤,蛤蚧粉,棒棒草,竹叶兰,豇豆壳,甘草制成,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

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单肾草20-40份,银杏根20-40份,蔷薇根10-15份,五香血藤10-15份,蛤蚧粉6-10份,棒棒草6-10份,竹叶兰6-10份,豇豆壳30-40份,甘草3-8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单肾草30份,银杏根30份,蔷薇根12份,五香血藤12份,蛤蚧粉8份,棒棒草8份,竹叶兰8份,豇豆壳35份,甘草5份。

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单肾草:甘、平。归肺、肝、肾经。补肾清肺。临床用于肾虚腰痛,阳痿,小儿遗尿,疝气,肺热咳嗽等症。

银杏根:甘、温。益气补虚。用于遗精,遗尿,夜频多,白带,石淋等症。

蔷薇根:苦涩、凉、无毒。归脾、胃、肾经。临床用于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调经,固精缩尿,消骨鲠等。

五香血藤:酸、温。归肝、肺、肾经。舒筋活血,理气止痛,健脾消食,敛肺生津,临床用于跌打损伤,骨折,劳伤,风湿腰痛,关节酸痛,食积停滞,胃痛,腹胀,久咳气短,津少口渴,月经不调,小儿遗尿等。

蛤蚧:咸、平。归肺、肾经。益肾补肺,定喘止嗽。用于肺肾两虚气喘遗尿,虚劳遗尿,咯血,肾虚阳痿,遗精,小便频数,消渴等。

棒棒草:甘、苦、微温。补肺健脾、养阴生津。用于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自汗,疲惫乏力,口干等症。

竹叶兰:甘、微苦、平。清肺止咳,补肺益肾,调经止血。用于肺热咳嗽,气虚喘咳,头晕耳鸣,骨折,吐血等症。

豇豆壳:甘、平。归胃经。补肾健脾,利水消肿,镇痛,解毒。用于腰痛,肾炎,胆囊炎,带状疱疹,乳痈等症。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用于心气不足的心动悸、脉结代,热毒疮疡,咽喉肿痛。

本发明单肾草、银杏根益气补虚,补肾健脾,为君药,蔷薇根、五香血藤固精缩尿,蛤蚧粉、棒棒草、竹叶兰、豇豆壳滋阴润肺、升阳固涩,甘草调和诸药,共奏补肺健脾,升阳固涩之功效,达到治疗小儿遗尿的目的。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使用于2007年至2011年临床观察小儿遗尿症100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中,女性52例,男性48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12岁,病程多在1-5年。

2、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小儿夜间睡眠中不自觉排尿1~2次或更多,醒后方知,日间无尿失禁,查无任何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小便常规、尿培养、骶椎X平片、脑电图等均正常,排除尿路感染、尿崩症、尿道畸形或外伤、糖尿病、癫痫、虫尧虫、脊柱裂、脊髓炎、大脑发育不全等疾病。

3、治疗方法

3.1处方:单肾草30g,银杏根30g,蔷薇根12g,五香血藤12g,蛤蚧粉8g,棒棒草8g,竹叶兰8g,豇豆壳35g,甘草5g。

3.2制备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

3.3服用方法:每次1剂,每日2次,7天为1疗程。

4、治疗结果:

4.1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服药后夜间遗尿现象消失,半年内未复发;

显效:服药后夜间遗尿次数明显减少,或遗尿停止但停药后复发,而次数减少,周期延长;

未愈:服药后夜间遗尿无变化或次数减少不明显。

4.2结果:100例患者中,治愈55例(55%),显效38例(28%),未愈7例(7%),总有效率为93%。

5、典型病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翠锋,未经董翠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04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