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蹬踏式动力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10001.1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6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郭田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田松 |
主分类号: | F03G5/02 | 分类号: | F03G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蹬踏 动力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蹬踏式动力机。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机械装置的动力源为电动机或者燃油发动机,体积大、重量大、结构复杂,且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和燃料,使用成本高,没有电能或者燃料的供应时,机械装置将无法运转,使用局限性强,有时同一机械装置需要多个电动机或者燃油发动机同时驱动,电能和燃料的消耗量巨大,造成巨大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的机械装置动力源,体积大,重量大,结构复杂,使用成本高,实用局限性强,消耗能源,造成污染等缺点,设计了一种蹬踏式动力机。
本发明的蹬踏式动力机,包括底座、踏动机构、动力机装置,底座前后设置有两个轴架;所述的踏动机构包括踏动机外壳、水平安装在底座的前轴架上的踏动心轴、滑动架、水平安装在底座的后轴架上的棘轮心轴,踏动机外壳顶部转动安装在踏动心轴上,踏动机外壳上安装有踏板,踏动机外壳设置有导槽,滑动架前端安装有转动机构,滑动架后端安装有棘轮装置,转动机构滑动安装在踏动机外壳的导槽内,转动机构与棘轮装置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的动力机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安装在底座上,外壳内安装有输入轮机构、传速机构、中间轮机构和高速输出轮机构,传速机构与输入轮机构、中间轮机构以及高速输出轮机构都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棘轮装置通过传动机构与输入轮机构连接。
优选的是,转动机构设置的链轮与棘轮装置设置的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棘轮装置设置的棘轴输出链轮与输入轮机构设置的输入链轮通过链条连接,输入轮机构设置的输出链轮与传速机构设置的侧链轮通过链条连接,传速机构设置的多个行进链轮可与中间轮机构设置的中间输入链轮通过链条连接,传速机构设置的多个行进链轮也可与高速输出轮机构设置的备速链轮通过链条连接,中间轮机构设置的中间输出链轮可与另一个传速机构设置的侧链轮通过链条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踏动机外壳和滑动架都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是,踏动机外壳导槽的两侧壁上对称设置有滑槽,导槽槽底安装有齿条,滑槽与齿条平行,转动机构包括滑动轴、链轮,链轮一侧同轴安装有齿轮,链轮和齿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滑动轴上,滑动架前端对称设置有轴孔,滑动轴安装在滑动架前端对称设置的轴孔内,滑动轴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滑槽内,齿轮与齿条啮合。
优选的是,棘轮装置包括棘轮机构,棘轮机构上同轴安装有链轮,滑动架后端对称设置有轴孔,棘轮心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滑动架后端对称设置的轴孔内,棘轮机构通过轴承安装在棘轮心轴上,棘轮心轴上还固定安装有棘轴输出链轮。
优选的是,动力机装置外壳内安装有轴板、输入轴、输出轴和中间轴,轴板上设置有输入轴轴孔和输出轴轴孔,外壳一侧侧壁上与输入轴轴孔对应的位置也设置有输入轴轴孔,与输出轴轴孔对应的外壳另一侧侧壁上也设置有输出轴轴孔,外壳两侧侧壁上还对称设置有两个中间轴轴孔,输入轴两端固定安装在两个输入轴轴孔内,输出轴固定安装在两个输出轴轴孔内,中间轴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两个中间轴轴孔内,输入轴、输出轴和中间轴相互平行,中间轴上安装有首齿轮,输入轮机构安装在输入轴上,传速机构安装在中间轮上,中间轮机构和高速输出轮机构都安装在输出轴上,中间轮机构设置有N个,传速机构设置有N+1个,N为自然数。
优选的是,输入轮机构包括中齿轮、输入链轮和输出链轮,输入链轮和输出链轮分别同轴安装在中齿轮两侧,输入轮机构通过轴承安装在输入轴上,中齿轮与首齿轮啮合。
优选的是,传速机构包括旋转机构和连轴齿轮,旋转机构包括两端设置有法兰的套筒、内轴,法兰上都安装有环状的安装板,安装板的外径大于法兰的外径,安装板外部圆周上都均匀设置有多个内轴轴孔,内轴设置有多个,两个安装板的内轴轴孔位置相同,每个内轴都通过轴承安装在两个位置相同的内轴轴孔内,每个内轴上都固定安装有行进链轮,其中一个安装板上安装有侧链轮,旋转机构通过轴承安装在中间轴上,连轴齿轮固定安装在中间轴上,内轴一端都安装有环齿轮,环齿轮都与连轴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是,中间轮机构包括套筒,套筒两端分别同轴安装有中间输入链轮和中间输出链轮,中间输入链轮的直径大于中间输出链轮的直径,中间轮机构通过轴承安装在输出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田松,未经郭田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00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