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管片电子标签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9386.X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4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高新闻;胡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19/067 | 分类号: | G06K19/06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管片 电子标签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管片电子标签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今的隧道管片安装后的运行维护中,隧道管片的病害检查主要是通过人工记录、拍照的方式手工进行,这种方式有以下缺点:(1)检查人员如果病害较多时工作量巨大;(2)检查人员无法对每个隧道管片或每环隧道管片进行电子化地记录;(3)检查人员无法现场对每个管片或每环管片以前出现什么病害、如何防护进行查询;(4)检查人员如果需要对某一管片进行病害的追溯,只能通过人工方式进行,这极大地浪费了人力、物力。而安装电子标签则使得管片的病害检查电子信息化成为可能,但由于管片的制作非常精细,如果在其制作阶段进行电子标签安装,则需要修改模具,这极大地增加了制作管片的成本,况且在该电子标签的安装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及长时间的应用才能检测出安装该电子标签是否对管片质量有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隧道管片电子标签及其制作方法,使得检查人员在检查管片时扫描该电子标签就可以记录或查询该管片的信息,这极大地提高了检查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管片记录信息的可追溯性,真正做到了“机器管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隧道管片电子标签包括一个超高频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该超高频电子标签布置在隧道管片拼装孔盖的支撑体内,然后在超高频电子标签上覆盖一层不饱和树脂。
(1) 一种隧道管片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步骤如下:
a) 按隧道管片拼装孔盖内径形状制作一钢模,该钢模的一端通过丝杠(5)的电机相连,其另一端为带有徽标的凹状;
b) 在带有徽标的凹状钢模一端外表面及侧面涂上脱模剂;
c) 将超高频电子标签放入隧道管片拼装孔盖的支撑体内,然后在超高频电子标签上涂覆不饱和树脂,当超高频电子标签上覆盖的不饱和树脂达到所需厚度后,电机带动丝杠向下移动,挤压不饱和树脂变平整及徽标压印;
d) 待不饱和树脂在隧道管片拼装孔盖的支撑体内固化后,电机带动丝杠向上移动,使其脱模;
(2) 所述步骤c)中环境温度为20-55℃,固化时间为15-25分钟。
(3) 所述步骤c)的覆盖不饱和树脂厚度为5-8mm。
(4) 该隧道管片拼装孔盖放置在一固定架子的滑块式卡槽内,当丝杠向下运动到钢模周围刚出现不饱和树脂时停止挤压。
实现上述基于隧道管片拼装孔盖的电子标签及其制作方法中滑块式卡槽的目的是为了固定住隧道管片拼装孔盖,以免使得当脱模时丝杠向上运动时带动隧道管片拼装孔盖向上运动。其工作的过程是:首先卡槽的左右两边滑块打开,接着将管片拼装孔盖放置在槽中,最后左右两边滑块闭合,卡紧隧道管片拼装孔盖不让其上下运动。
本发明所述的管片电子标签及其制作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显而易见的突出实质性特点和显著技术进步:
1、 由于本发明所述的隧道管片电子标签及其制作方法是利用管片上已有的附着物体进行的二次加工,它不改变管片的任何结构形状,也不影响管片的质量;
2、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隧道管片电子标签真正做到了“机器管人”的目的,电子标签就像人的身份信息一样,其内部具有全球唯一的无法修改的信息标识;
3、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隧道管片电子标签及其制作方法能真正实现隧道管片的电子信息化管理,能做到准确监管及实时信息查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隧道管片电子标签及其制作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滑块式卡槽(7)在滑块打开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
本隧道管片电子标签包括一个超高频电子标签(2),该超高频电子标签(2)布置在隧道管片拼装孔盖的支撑体内,然后在超高频电子标签(2)上覆盖一层不饱和树脂。
实施例二:
参见图1和图2,本隧道管片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步骤如下:
a) 按隧道管片拼装孔盖内径形状制作一钢模,该钢模的一端通过丝杠(5)的电机相连,其另一端为带有徽标的凹状;
b) 在带有徽标的凹状钢模一端外表面及侧面涂上脱模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93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