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溴酸盐生成的多相臭氧化催化剂Fe-Al/Al2O3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09139.X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6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胡春;李能能;聂玉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J23/745 | 分类号: | B01J23/745;C02F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溴酸盐 生成 多相 臭氧 催化剂 fe al sub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溴酸盐生成的多相臭氧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Fe-Al/Al2O3臭氧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过程中溴酸盐的控制研究。
技术背景
臭氧氧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给水及废水处理中,然而含溴离子的原水在臭氧深度处理过程中会产生致癌副产物溴酸盐。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欧盟(EU)和美国等都规定饮用水中溴酸盐的最高允许浓度为10μg·L-1。2008年,我国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GB/8537-2008)中也规定饮用水中溴酸盐限值为10μg·L-1。
溴酸盐一旦生成,常规的处理工艺很难将其去除。国内外研究大多集中于在臭氧氧化有机污染物的同时能够抑制溴酸盐的生成,主要手段包括投加氨水、降低pH、加H2O2和·OH自由基清除剂等。其中投加氨水和调节原水pH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但却明显抑制·OH自由基的生成,降低了氧化能力,且调节pH在实际操作中也比较困难。
多相催化臭氧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型高级氧化技术。目前报道中能够抑制溴酸盐生成的臭氧化催化剂主要有SiO2/Al2O3、CeO2和ZSM-5等,但其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往往效果不佳。因此,研发新型多相臭氧化催化剂有着重要意义,既能强化去除单独臭氧化难降解的有机物,又能明显抑制溴酸盐的生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去除单独臭氧化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又可控制溴酸盐生成的催化剂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浸渍、强化水解和后续水浴水热的方法制得了负载型催化剂Fe-Al/Al2O3。在本发明专利中,我们考察了单独臭氧化和Fe-Al/Al2O3催化臭氧化对水中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矿化以及致癌副产物溴酸盐的生成情况。结果表明,与单独臭氧化相比,该催化剂既能高效矿化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2,4-D,又能明显抑制溴酸盐的生成。臭氧化过程中溴酸盐的表面还原是溴酸盐得到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同时在反应过程中无明显的铁铝离子溶出,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很有希望应用于实际水处理领域。
具体地说,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
称取一定量的FeCl2·4H2O和AlCl3·6H2O溶于已除氧气的去离子水中,其中,FeCl2·4H2O与AlCl3·6H2O的摩尔比为1∶1-3∶1,然后加入一定量的介孔氧化铝载体,用3mol·L-1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6-7,将得到的暗绿色浊液转入到高压反应釜中,于80-120℃水热陈化20-26小时。然后将沉淀离心、去离子水洗涤3-5次,在30-6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10-14小时。按此程序,合成含铁量为3-20wt%、含铝量为0.5-10wt%的催化剂,得到土黄色Fe-Al/Al2O3样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的Fe-Al/Al2O3催化臭氧氧化有机物过程中TOC和溴酸盐生成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图2为本发明制备的Fe-Al/Al2O3催化臭氧化还原溴酸盐及相应溴离子生成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实施例和应用例,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和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一:Fe-Al/Al2O3催化剂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91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