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力输送系统用粗粉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08503.0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2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岳新立;王莉君;高洁;曲乐乐;王久胜;李国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宇航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60 | 分类号: | B65G53/6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力 输送 系统 用粗粉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力输送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力输送系统用粗粉分离器。
背景技术
气力输送是流态化技术的一种具体应用,又称气流输送。
气力输送主要是利用气流的能量,在密闭管道内沿气流方向输送颗粒状物料的技术。另外,在气力输送过程中,还可同时对物料进行加热、冷却、干燥以及气流分级等物理操作或某些化学操作。
在现有的气力输送系统中,料气分离设备通常采用气流分级机与布袋收尘器匹配使用的方式。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现:气流分级机结构复杂,操作管理难度大,且易损件多,维修费用较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气力输送系统存在的问题,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气力输送系统用粗粉分离器,能够克服现有的气力输送系统存在的问题,使其更具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气力输送系统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新的气力输送系统用粗粉分离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简化设备结构、降低设备配置和维修成本、降低设备能源消耗,并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气力输送系统用粗粉分离器,包括:本体、折射板、集料斗以及锁风卸料阀;所述本体形成容置空间,设置有料气入口和料气出口;所述折射板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且设置于所述料气入口和料气出口之间;所述集料斗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且所述集料斗位于所述折射板的下方;所述锁风卸料阀与所述集料斗固定连接,且设置于所述集料斗的出料口处。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气力输送系统用粗粉分离器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1、设备结构简单,从而简化了气力输送系统的结构;
2、设备的配置成本和维修成本均较低,从而降低了气力输送系统的实现成本;
3、设备的能源消耗较低,从而降低了气力输送系统的使用成本;
4、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较高,从而提高了气力输送系统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技术效果,成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气力输送系统用粗粉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粗粉分离器在气力输送系统中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气力输送系统用粗粉分离器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的气力输送系统用粗粉分离器如附图1所示。
图1中的气力输送系统用粗粉分离器主要包括:本体1、折射板2、集料斗3以及锁风卸料阀4。
本体1形成容置空间。本体1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料气入口和料气出口;如图2所示,料气入口与气力输送系统中的磨机的出料口连接,料气出口与气力输送系统中的布袋收尘器的入料口连接。本体1是本发明的粗粉分离器中其他各元件的载体。
折射板2设置于本体1形成的容置空间中,且设置于本体1的料气入口和料气出口之间。折射板2主要用于使粗粉落入集料斗3中,以减少大颗粒物料对后序设备的冲击磨损,尤其是对布袋收尘器的布袋的使用寿命延长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集料斗3设置于本体1所形成的容置空间中,且集料斗3位于折射板2的下方。集料斗3主要用于收集分级后的大颗粒物料。
锁风卸料阀4与集料斗3固定连接,且固定设置于集料斗3的出料口处。锁风卸料阀4主要用于隔断负压,从而把分级后的大颗粒物料卸入气力输送系统中的成品仓中,如图2所示。
本发明的粗粉分离器的实际应用的一个具体的例子如附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宇航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宇航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85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外线反射管线中空气传感器系统
- 下一篇:下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