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残余强度构建损伤岩石本构关系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07166.3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8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曹瑞琅;朱江;贺少辉;陈庆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锦州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雪梅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残余 强度 构建 损伤 岩石 关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建损伤岩石本构关系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残余强度构建损伤岩石本构关系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本构关系是表征材料力学性质的数学关系。为了预测物体在荷载的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必须先确定物体的组成材料符合的本构关系。本构关系是研究材料力学性能的理论基础。
岩石是一种含原始损伤和缺陷的非匀质材料,岩石的宏观破坏现象可以看作是许多微细观破坏的平均效用的叠加。
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关于构建岩石损伤本构关系主要有两方面途径。一方面是以试验为基础,假设在荷载作用下岩石损伤变量和应力-应变服从某种特定的关系模式,然后用该模型来模拟岩石试验得到的实测全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求其参数。实际岩石损伤不仅受到岩石内部随机分布的缺陷支配,还受到岩石内部应力应变状态控制,因而此类本构关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是从岩石微元强度服从随机分布的特点出发,推导损伤变量与应力应变状态关系,从而建立岩石统计损伤本构关系,并用它来模拟实验结果,但在研究中假定微元破坏符合Drucker-Prager准则时,因结果偏为保守而缺乏合理性;假定微元破坏符合Mohr-Coulomb准则时,因Mohr-Coulomb准则无法描述拉应力区、低应力区和高应力区的破坏强度,依此建立的本构关系亦有一定的局限性。E.Hoek等提出的Hoek-Brown经验强度准则(Hoek,E.,Carranza C.T.,Corkum,B..Hoek-Brown Failure Criterion2002Edition[C]//Proceedings of the North American Rock Mechanics SocietyMeeting.Toronto:[s.n.],2002:267-273.)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影响,能较好的反映岩体的非线性破坏特征,弥补了Drucker-Prager准则和Mohr-Coulomb准则的不足,而且能解释低应力区、拉应力区及最小主应力对强度的影响,由于Hoek-Brown经验强度准则是岩土工程界一个较新理论,应用并不广泛。
另外,由于摩擦和围压的影响,岩石全应力-应变曲线中后期的岩样仍具有一定的残余强度,表现为黏聚力为零的纯摩擦,多数情况下,峰后残余强度试验值曲线近似为水平直线,而岩石微元破坏后仍继续传递部分压应力和剪应力的特征。岩石随着围压的增大,残余强度的增加幅度比峰值强度大,残余强度逐渐成为影响岩石全应力-应变曲线峰后段的主要因素,而现有技术方案中,均未采用考虑到的残余强度的影响,因此,无法建立与实际情况精准吻合的损伤岩石本构关系。
发明内容
鉴于已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采用残余强度构建损伤岩石本构关系的方法,基于岩石应变强度理论以及岩石微元强度服从Weibull随机分布的假设,考虑岩石峰后残余强度对损伤变量的影响,在微元破坏符合Hoek-Brown屈服准则条件下,建立了能够反映岩石峰后软化特征的三维损伤统计本构关系;然后,依据岩石试验全应力-应变曲线的几何特征,求解出本构关系参数的数学表达式。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采用残余强度构建损伤岩石本构关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了以下步骤:
(1)采用岩石室内三轴压缩试验,测取岩样的轴压σ1、围压σ3、峰值强度应变ε1c、残余强度σr,计算岩石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所述岩石弹性模量为:
E=(σ1-σ3)(50)/εh(50)
式中:(σ1-σ3)(50)是实际主应力差的50%,单位为Pa;εh(50)是(σ1-σ3)(50)对应的轴向压缩应变。
(2)根据三轴压缩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回归,计算岩块的单轴抗压强度σci,经验强度参数mi,对完整岩块取经验强度参数时,取s=1、α=0.5、mb=mi,则霍克-布朗(Hoek-Brown)准则变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锦州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交通大学;锦州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71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丝成品包装系统
- 下一篇:一种钢球分装机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