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顶棚的固定装置、汽车及其汽车顶棚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7060.3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7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贾玉姣;宋合成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顶棚 固定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连接领域,尤其是涉及汽车顶棚的连接。
背景技术
现代汽车制造领域在安装汽车顶棚时都是在汽车顶棚上设置一个贯穿汽车顶棚的通孔,通过卡扣穿过汽车顶棚的通孔并将卡扣固定在车身横梁上,从而将汽车顶棚固定在车身横梁上。采用该种结构的特点是,卡扣一端固定在车身横梁上另一端在汽车顶棚的外表面因而暴露在汽车的内饰中,影响顶棚整体的美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提高汽车顶棚整体的美观性的汽车顶棚的固定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顶棚的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一种用于汽车顶棚的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置适于连接所述汽车顶棚背面的连接件;卡接体,所述卡接体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并可用于固定卡扣。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倒刺件。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粘接件。
优选地,所述底板包括:第一板件,所述第一板件破孔形成所述倒刺件,并与所述卡接体固定;第二板件,所述第二板件破孔形成所述倒刺件,并与所述卡接体固定。
优选地,所述底板包括:第一板件,所述第一板件设置有粘结件,并与所述卡接体固定;第二板件,所述第二板件设置有粘结件,并与所述卡接体固定。
优选地,所述卡接体,包括,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件固定,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板件固定,上顶板,所述上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接臂第二端,所述上顶板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可用于固定卡扣。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
优选地,所述上顶板大致成矩形,上顶板第一边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端连接,上顶板第二边与所述第二连接臂第二端连接,上顶板第三边向下延伸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上顶板大致的中部开始有大致成行圆形连接孔,所述上顶板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贯穿所述连接孔和上顶板第四边,在所述滑动槽和所述连接孔的边缘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边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顶棚的固定装置能够提高汽车顶棚整体的美观性。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包括:顶棚,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顶棚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顶棚背面上;车体,卡扣,所述卡扣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装置上,第二端端卡接在所述车体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能够提高汽车内饰整体的美观性。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汽车顶棚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固定装置预埋在模具中;S2、将顶棚模压成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可以提高汽车顶棚整体的美观性。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汽车顶棚的固定装置第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汽车顶棚的固定装置第一实施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汽车顶棚的固定装置第二实施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汽车顶棚、卡扣及汽车顶棚的固定装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顶棚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70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