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阀驱动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6710.2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6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明;曾伟;宋国民;黄城健;刘文辉;张爱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D41/30 | 分类号: | F02D41/30;F02M5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阀 驱动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电磁阀驱动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在电磁阀的开启阶段(T1),电磁阀(L)仅从高压源中多次获取确保电磁阀开启所需的开启电流(Iboost),电磁阀(L)开启稳定以后,经过第一过渡阶段(T2),在保持阶段(T3)电磁阀(L)从蓄电池获取维持电磁阀保持开启状态的维持电流(Ihold),经过第二过渡阶段(T4),电磁阀(L)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驱动方法,其特征是:在第一过渡阶段(T2)和第二过渡阶段(T4),电磁阀(L)向高压源释放电磁阀自身因电流变化而产生的感应能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驱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从高压源中多次获取电磁阀开启所需的开启电流(Iboost),此步骤中获取开启电流(Iboost)的次数与电磁阀L的工况相适配。
4.一种电磁阀驱动装置,包括蓄电池、高压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电池开关(M1)、高压开关(M2)、选通开关(M3)、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采样电阻(R);蓄电池负极接地,蓄电池的正极连接蓄电池开关(M1)的漏极,蓄电池开关(M1)的栅极接蓄电池高端信号(HS),蓄电池开关(M1)的源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高压开关(M2)的源极、电磁阀(L)的一端连接在同一个节点;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高压开关(M2)的漏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和高压源的正极,高压开关(M2)的栅极接高压高端信号(BS);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电磁阀(L)的另一端以及选通开关(M3)的漏极;选通开关(M3)的源极与地之间串联一个采样电阻(R),选通开关(M3)的栅极接低端信号(LS);高压源的负极接地;
在电磁阀的开启阶段(T1),蓄电池开关(M1)关闭,选通开关(M3)导通,高压开关(M2)依次导通、关闭循环数次;高压开关(M2)导通期间,电流从高压源正极流出,经过高压开关(M2)、电磁阀(L)、选通开关(M3)、采样电阻(R)、高压源负极形成电流回路,高压开关(M2)第一个导通周期内电流增大形成开启电流(Iboost);高压开关(M2)关闭期间,电磁阀(L)中的开启电流(Iboost)经过选通开关(M3)和采样电阻(R),并通过第二二极管(D2)流回电磁阀(L);
电磁阀(L)开启稳定以后,经过第一过渡阶段(T2);在保持阶段(T3),高压开关(M2)关闭,选通开关(M3)导通,蓄电池开关(M1)依次导通、关闭循环多次;蓄电池开关(M1)导通期间,维持电流(Ihold)从蓄电池正极流出,通过蓄电池开关(M1)、第一二极管(D1)流到电磁阀(L),并经过选通开关(M3)和采样电阻(R)形成电流回路;蓄电池开关(M1)关闭期间,电磁阀(L)中的维持电流(Ihold)经过选通开关(M3)和采样电阻(R),并通过第二二极管(D2)流回电磁阀(L)。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过渡阶段(T2)和第二过渡阶段(T4),高压开关(M2)关闭,选通开关(M3)关闭,电磁阀(L)自身因电流变化而产生的感应能量通过第三二极管(D3)释放到高压源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开关(M1)、高压开关(M2)和选通开关(M3)为场效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671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报文转发方法及路由器
- 下一篇:一种无白油正丁基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