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交通运行智能道路指示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05943.0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4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苏甲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博康中瑞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7 | 分类号: | G08G1/07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交通 运行 智能 道路 指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领域一种交通道路识别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交通运行智能道路指示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城市出现交通拥堵、堵塞现象,单纯的新修、改建道路不仅工程造价高而且未必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充分挖掘、合理利用城市道路的现有资源,制定合理的交通控制方案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的有效手段。因此,研究在现有道路条件下如何调高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在对城市进行交通实地调查,分析其交通特性的基础上,发现其存在明显的潮汐式交通现象,从交通组织优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可变车道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交通运行智能道路指示系统,将固定车道改为可变车道,并且在规定时间内,检测可变车道道路的拥堵状况,当一个方向拥堵级别为中度或以上,另一个方向为畅通状态时,可变车道变化交通方向,采用可变车道可以缓解城市交通在上下班高峰期造成的一个方向拥堵另一个方向极少车运行而造成的交通资源浪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交通运行智能道路指示系统,主要是由数据处理单元、存储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与存储单元连接的显示器、定时器、视频检测器和微波检测器以及可变车道指示灯组成;左车道和右车道分别在路口安装可变车道指示灯,提示当前可变车道变化通行方向,在可变车道的道路范围内安装多个微波检测器和视频检测器,实时检测当前路况的拥堵级别,若一个方向已处于中度拥堵或者以上级别时,另一个方向处于畅通状态时,另一个方向的的可变车道改变通行方向;
所述视频检测器和微波检测器分别通过RS232或者RS485和数据处理单元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一种潮汐式交通运行智能交通道路指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处理器内部设有定时器,定时器定时的一定时间内可变车道允许改变方向,所述显示器显示当前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数据,以备交通管理人员方便直观的管理;
进一步地、所述一种潮汐式交通运行智能交通道路指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检测器将拍摄的数据通过RS232或者RS485传输给数据处理单元;微波检测器将检测的数据通过RS232或者RS485传输给数据处理单元。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将固定车道改为可变车道,并且在规定时间内,检测可变车道道路的拥堵状况,当一个方向拥堵级别为中度或以上,另一个方向为畅通状态时,可变车道变化交通方向,采用可变车道可以缓解城市交通在上下班高峰期造成的一个方向拥堵另一个方向极少车运行而造成的交通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可变车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交通运行智能道路指示系统,其主要是由数据处理单元、存储单元、显示器、定时器、视频检测器、微波检测器和可变车道指示灯组成;左车道和右车道分别在路口安装可变车道指示灯,提示当前可变车道变化通行方向,在可变车道的道路范围内安装多个微波检测器和视频检测器,实时检测当前路况的拥堵级别,若一个方向已处于中度拥堵或者以上级别时,另一个方向处于畅通状态时,另一个方向的的可变车道改变通行方向;
进一步地、在处理器内部设有定时器,定时器定时的一定时间内可变车道允许改变方向,所述显示器显示当前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数据,以备交通管理人员方便直观的管理;
进一步地、所述视频检测器将拍摄的数据通过RS232或者RS485传输给数据处理单元;微波检测器将检测的数据通过RS232或者RS485传输给数据处理单元。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博康中瑞船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博康中瑞船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59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