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径为1000厘米的球罐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5802.9 | 申请日: | 2012-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4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方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海陆重型锻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径 1000 厘米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径为1000厘米的球罐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大型球罐的应用是人们迫切需要的,例如直径为1000厘米的大型球罐,但是目前大型球罐在市场上还是很少,其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并且严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且能满足使用要求的直径为1000厘米的球罐制作工艺。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一种直径为1000厘米的球罐制作工艺,其过程是,原材料超声波探伤→划线切割下料→压制腰鼓形瓣片→压制上、下球缺封头→焊接坡口加工→筒身预试组装→检查合格后包装→运输至场地→现场焊接完成,其中压制腰鼓形瓣片所用的钢板坯料为复合钢板SA533Type.BClass.1+SA240Type.304L。
所述压制腰鼓形瓣片所用的钢板坯料的热处理工艺为,钢板坯料在300℃以下进炉加热,以≤180℃/小时的升温速率加热至700±10℃时保温80分钟,然后冷却至≥350℃,将热处理后的钢板坯料放置在模具上,压边圈压紧钢板坯料四周,上模向下运动,使得钢板坯料挤入下模的模圈内,在保证钢板坯料在上模和下模压紧的情况下,将钢板坯料空冷至室温。
所述上、下球缺封头的压制后需退火处理,先将上、下球缺封头加热至300℃并保温120分钟,然后以≤100℃/小时的速率加热至750℃±10℃并保温150分钟,然后再空冷至室温。
所述现场焊接采用焊条电弧焊时,满足如下要求:球罐采用分带组装时,应在组装平台上焊接各带的纵、环缝,无损检验合格后,再组装成整体,然后进行各带之间的焊接;球罐采用分片组装时,应按先纵缝后环缝的原则进行焊接。
所述焊条电弧焊为双面对接焊缝,单侧焊接后进行背面清根。
所述清根为碳弧气清根,清根后要保证坡口形状一直并用砂轮修整刨槽和磨除渗碳层,并采用VT、MT或PT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所述焊接时,起弧端采用后退起弧法起弧,收弧端将弧坑填满,多层焊的层间接头错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此热处理工艺主要解决焊后热处理问题,根据安注箱球罐的技术要求,只有进行热处理来消除焊缝残余应力、恢复材料性能,由于球罐体积庞大,球板厚,温锻时变形抗力相对热锻时大,不易变形,,所以变形后球罐板硬度高强度高,塑性、韧性降低,出现加工硬化现象,因此热处理工艺可以消除此现象,提高材料的塑性、韧性、降低硬度。
附图说明
图1是钢板坯料的热处理工艺曲线图;
图2是上、下球缺封头的压制后的退火处理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直径为1000厘米的球罐制作工艺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一种直径为1000厘米的球罐制作工艺,其过程是,原材料超声波探伤→划线切割下料→压制腰鼓形瓣片→压制上、下球缺封头→焊接坡口加工→筒身预试组装→检查合格后包装→运输至场地→现场焊接完成,其中压制腰鼓形瓣片所用的钢板坯料为复合钢板SA533Type.B Class.1+SA240Type.304L。
如图1所示,所述压制腰鼓形瓣片所用的钢板坯料的热处理工艺为,钢板坯料在300℃以下进炉加热,以≤180℃/小时的升温速率加热至700±10℃时保温80分钟,然后冷却至≥350℃,将热处理后的钢板坯料放置在模具上,压边圈压紧钢板坯料四周,上模向下运动,使得钢板坯料挤入下模的模圈内,在保证钢板坯料在上模和下模压紧的情况下,将钢板坯料空冷至室温。
如图2所示,所述上、下球缺封头的压制后需退火处理,先将上、下球缺封头加热至300℃并保温120分钟,然后以≤100℃/小时的速率加热至750℃±10℃并保温150分钟,然后再空冷至室温。经过上述两道热处理后,钢坯材料复合钢板SA533Type.B Class.1+SA240Type.304L就具有如下表1中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满足表2。
注:表中SA533Type.B Class.1铝的含量为总铝含量要求
表1
表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海陆重型锻压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海陆重型锻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58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