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扬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5435.2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7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盐泽安生;冈崎浩二;波多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夏东栋;陆锦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得扬声器具有适当的声音特性的技术。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扬声器,其具有:以盒状构件形式的外壳;以及,一个或多个扬声器单元,其每一个被固定到形成外壳的前表面的外壳的板,使得每一个扬声器单元的声音发射表面被定向在扬声器的朝前方向。每个扬声器单元被固定到的扬声器的板被称为挡板。在这样的扬声器中,在从每一个扬声器单元在向前方向发射的声音被折射,并且,在挡板上的各个点处反射折射的声音,使得再一次在向前方向上发射在各个点反射的声音。结果,向位于扬声器之前的收听点发送了不仅从扬声器单元发射的直接声音,而且发送了在向前的方向上从扬声器单元的发射后被折射并且在挡板上的各个点处的反射后再一次被发射的声音。因此,在从扬声器单元向收听点的声音发送系统的每一个的频率响应中出现波峰和波谷,不期望地引起在声音特性上的变差的风险。为了解决该问题,下面的专利文件1公开了一种扬声器系统,其中,声音吸收构件附接到在外壳的前面挡板上的扬声器单元的外围。在所公开的扬声器系统中,从扬声器单元侧面折射的声波被在前面挡板上的声音吸收构件吸收,据此,减少在前向方向上反射的声音的声压。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可以防止位于扬声器系统之前的收听点处的声音特性变差。
专利文献1:JP-A-2009-94706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面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中,因为声音吸收构件 需要附接到扬声器单元的外围,则不可避免地增大制造扬声器系统的成本。已经鉴于该情况而开发了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减少因为在扬声器的挡板上反射的声音的影响导致在声音特性上变差的技术。
可以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该方面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包括:
壳体,其具有挡板;以及
声源,其被固定到所述壳体的挡板,
其中,在所述挡板中形成至少一个切除部,所述至少一个切除部具有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切除部的宽度随着从所述声源的距离的增大而增大的配置。
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来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该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包括:
壳体,其具有挡板;以及
声源,其被固定到所述壳体的挡板,
其中,在所述挡板上形成具有相互不同的反射特性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其中,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布置所述声源,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具有随着从所述声源的距离的增大而增大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有可能减小在当发射在谷底(dip)频率处的声音时在收听点处产生的声压和当发射在波峰频率处的声音时在收听点处产生的声压之间的差异,可以使得在所述收听点处的频率响应更接近平坦的频率响应。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结合附图考虑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下面的详细说明来更 好地明白本发明的上面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技术与工业意义,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的透视图;
图2是图示为验证图1的扬声器的有益效果而获得的频率响应的曲线图;
图3是图示为验证图1的扬声器的有益效果而获得的频率响应的曲线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扬声器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为验证图4的扬声器的有益效果而获得的频率响应的曲线图;
图6是示出为验证图4的扬声器的有益效果而获得的频率响应的曲线图;
图7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扬声器的前视图,并且图7B是根据本发明的扬声器的侧视图;
图8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扬声器的前视图,并且图8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扬声器的侧视图;
图9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扬声器的透视图,并且图9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扬声器的透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修改示例的扬声器的前视图和侧视图。
图11是示出由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的检查中使用的挡板表面BF的视图;
图12是示出在挡板表面BF上的收听点处的频率响应的曲线图;
图13是示出通过划分挡板表面BF而获得的元件E。
图14A-14C是在由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的检查中建立的波形图;
图15A-15C是在由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的检查中建立的波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马哈株式会社,未经雅马哈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54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