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红外静电耳压贴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05058.2 申请日: 2012-12-02
公开(公告)号: CN102921111A 公开(公告)日: 2013-02-13
发明(设计)人: 徐国元 申请(专利权)人: 徐国元
主分类号: A61N5/06 分类号: A61N5/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010051 内蒙古自治*** 国省代码: 内蒙古;1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红外 静电 耳压贴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公开一种新型耳压贴,具体说是一种远红外静电耳压贴,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使用的耳压贴是采用传统的王不留行子、白芥子、油菜籽、绿豆等作压粒,或采用具有一定形状和质地的药物及其制作剂压粒,如冰片、牛黄消炎丸、喉症丸等,放在小块氧化锌胶布中心,压贴在选定的耳穴上,利用压粒作用于穴位进行治疗,存在治疗方法传统和治疗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利用远红外线与静电治疗功效配合进行耳压治疗病症,目前还没有定型的医疗产品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远红外静电耳压贴,采用远红外、静电场与压穴共同作用实施治疗,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远红外静电耳压贴由驻极体静电薄膜、远红外陶瓷粒、粘贴胶、保护膜构成。将氟塑料加工细化制成微孔薄膜材料,采用驻极技术处理后加工成驻极体静电薄膜,将远红外陶瓷粒设置在驻极体静电薄膜上,在薄膜面上设置透气医用胶,胶上设置保护薄膜,制成远红外静电耳压贴。

本发明远红外静电耳压贴的治疗机理为:

远红外线是指4-400mm的电磁波,能迅速被人体吸收,渗入人体的远红外线会引起原子和分子的振动,再透过共鸣吸收形成反映,促使皮下深层温度上升,微细血管扩张促使血液循环,将淤血等防害新陈代谢的障碍消除,重新使组织复活,促进酵素生长,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活化组织细胞、增强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的功能。

静电场对人体产生生物电效应,在一定强度和极性的静电场持续作用下,使骨骼、骨膜、肌肉、血管、关节、神经等组织的电解质发生极化,促进局部微循环的改善,促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张力减少,组织环境的减性化增强,局部Ca、K、Na、Zn等元素的含量上升,从而提高了骨细胞的活性,激活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系统,产生有益的生理反应和治疗功效。

耳朵是人体经络和穴位最集中的器官,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在耳朵的相应区位会出现一定的反映点,耳压法就是在这些反应点上按虚、实、寒、热实施按压治疗以达到“得气”和“气至病所”的治疗目的和效果。

采用远红外线、静电场与耳朵经络穴位配合治疗方法,使在一定波长的远红外线和一定强度极性的静电场对穴位经络持续刺激的作用下,使人体组织的分子能级被激发,激活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活性,促进人体的电解质和电流分布、荷电微粒发生极化变化,促进微循环的改善,促使血管通透性和膜系统通透性的增加,促发组织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改变,提高组织细胞活性,产生一系列有益的生理反映,具有调整阴阳、扶正驱邪、疏通经络、调和营养、补虚泄实、活血化瘀、理筋整复功效,对镇痛消炎、神经衰弱、养血补虚、骨关节及软组织损伤、无菌性炎症、风湿、类风湿、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神经衰弱等病症具有突出的疗效和良好的康复效果,实现了对传统耳压技术的新突破。

所述的氟塑料为聚四氟乙烯和全氟代乙丙烯的复合微孔薄膜材料,薄膜厚度为0.1-0.5mm,微孔数量为每平方毫米1360万个,微孔直径为0.1-0.5μm,该直径是水滴直径的1/2000-1/5000,是汗气分子的700倍,具有防水透气功效,采用电晕法或击穿法驻极技术处理后加工制成驻极体静电薄膜,表面电位值选择为400-1000V。

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粒的红外线发射波长选择在10-20mm,红外法向全发射率≥80%。

所述的粘贴胶为透气医用胶,所述的防护膜为塑料薄膜,保护粘贴胶。

远红外静电耳压贴的加工方法为:将聚四氟乙烯塑料和全氟代乙丙烯塑料按0.7:0.3的配比加工细化制成复合微孔薄膜,采用电晕法或击穿法驻极技术处理后加工制成驻极体静电薄膜,将远红外陶瓷粒设置在驻极体静电薄膜上,在驻极体静电薄膜上设置粘贴胶,在粘贴胶上覆保护薄膜,即加工制成远红外静电耳压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远红外静电耳压贴采用远红外线、静电和压穴配合治疗方法对治疗慢性病常见病具有突出的疗效和良好的康复效果,还具有灭菌抑菌、防感染、防尘防水,透气性能好的特性,治疗性能优于现用传统的耳压贴,是一种高新技术医疗用品。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远红外静电耳压贴示意图。

图中,1驻极体静电薄膜,2远红外陶瓷粒、3粘贴胶、4保护薄膜、5撕拆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国元,未经徐国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50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