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零(部)件内部孔系加工刀具装置及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04776.8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4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美;李显武;王颢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5/04 | 分类号: | B23Q5/04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15101 | 代理人: | 庄英菊 |
地址: | 01403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部 加工 刀具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部)件内部孔系加工刀具装置及加工方法,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零(部)件内部孔系的金属切削加工,在机床主轴及刀具伸入零(部)件内部并靠近切削部位实施加工的时候,通常会发生刀具与零(部)件的干涉或机床主轴与零(部)件的干涉,使得加工难以实现,这些孔系为难加工孔系,是机械制造中普遍存在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部)件内部孔系加工刀具装置及加工方法,该装置及方法能够实现零(部)件内部难加工孔系的切削加工 。
技术解决方案:
本发明包括:主动传动体、从动传动体、刀具下壳体、刀具上壳体,主动传动体上设有刀柄和主动传动齿轮;从动传动体上设有从动传动轴和从动传动齿轮,从动传动轴至少一端沿轴向方向分别设阶梯槽,阶梯槽一侧壁上设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设有顶丝,阶梯槽内壁上设有放置挡环的挡环槽,阶梯槽内设有连接刀具的固定套,挡环将固定套卡在阶梯槽内;至少一套从动传动齿轮与主动传动齿轮啮合,从动传动齿轮与主动传动齿轮上、下方分别设有刀具上壳体和刀具下壳体,刀具下壳体下方设有底端盖,底端盖与刀具下壳体通过固定螺栓连接。
所述主动传动齿轮下端部设轴承,轴承将主动传动体、刀具下壳体及底端盖相连接。
所述主动传动体底部设有连接刀具的固定套、顶丝、挡环槽及挡环。
所述刀具上壳体及刀具上壳体通过壳体定位销定位,通过连接螺栓连接。
所述从动传动轴与刀具下壳体及刀具上壳体之间设有圆锥滚子轴承连接,圆锥滚子轴承外端部设有密封圈。
所述刀具上壳体上设有放置注油杯的注油口。
所述刀具为钻头、扩孔钻、丝锥、铰刀或小直径镗刀。
所述刀柄和主动传动齿轮为一体设计制造。
所述从动传动轴和从动传动齿轮为一体设计制造。
本发明利用零(部)件内部孔系加工刀具装置加工零(部)件内部孔系的方法步骤如下:
1)刀柄与机床主轴通过主轴定位销准确定位安装;
2)安装刀具:根据加工需要,通过固定套、挡环及顶丝将刀具与主动传动体或从动传动 体连接安装;
3)利用主动传动体上的刀具完成常规工件的切削加工;
4)利用从动传动体上的刀具完成难加工工件的切削加工;
5)对难加工工件的切削加工步骤如下:
本发明刀具装置中的从动传动体和刀具伸入难加工工件的内腔,刀具对准加工部位,起动主轴旋转,进行切削加工。
本发明优点:主动传动体带动从动传动体旋转,利用一级齿轮啮合传动,结构可靠简单,在加工中有效地避开了工艺系统中的机床主轴、刀具、工件等的干涉,使得零部件内部孔系的加工合理并实现,解决了机械制造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示;
图2是本发明刀具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 图2的俯视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刀具装置中的主动传动体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刀具装置中的从动传动体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法二的刀具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2,本发明主动传动体12上设有刀柄26和主动传动齿轮27;从动传动体8上设有从动传动轴28和从动传动齿轮29,从动传动轴28上、下两端沿轴向方向分别设阶梯槽,阶梯槽一侧壁上设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设有顶丝19,阶梯槽内壁上设有放置挡环的挡环槽18,阶梯槽内设有连接刀具17的固定套16,挡环将固定套16卡在阶梯槽内;两套从动传动齿轮29对称设置于主动传动齿轮27两侧,并分别主动传动齿轮27啮合,主动传动齿轮27下端部设轴承14,轴承14将主动传动体12、刀具下壳体6及底端盖13相连接;从动传动齿轮29与主动传动齿轮27上、下方分别设有刀具上壳体7和刀具下壳体6,刀具下壳体6下方设有底端盖13,底端盖13与刀具下壳体6通过固定螺栓15连接,主动传动齿轮27下端部设轴承14,轴承14将主动传动体12、刀具下壳体6及底端盖13相连接,刀具上壳体7及刀具上壳体6通过壳体定位销10定位,通过连接螺栓9连接,从动传动轴28与刀具下壳体6及刀具上壳体7之间设有圆锥滚子轴承21连接,圆锥滚子轴承21外端部设有密封圈20;刀具上壳体7上设有放置注油杯22的注油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47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搭接式双螺旋带翅折流板
- 下一篇:油电混合动力发动机用散热器